血液病综合诊断学术交流--美博邦血液病诊断论坛旗下订阅号
作者:侯医院
整理:医院
审校:陈医院
病史摘要:
现病史:患者,女,66岁,因“反复头昏、乏力1月余”入院。患者自年5月初无诱因反复感头昏、乏力,伴间断感左侧颞部搏动性疼痛,可耐受。5月16医院体检验血提示:PLT×/L、WBC10.6×/L、HBGg/L。患者未进一步诊治,亦未动态监测血常规变化。昨医院复查血常规提示:PLT×/L。今日为进一步诊治到我科门诊就诊,门诊遂以“血小板增高查因”收住入院。病程中患者无胸闷、胸痛、骨骼及肌肉疼痛,无鼻衄、牙龈出血、黑便、血尿等。
既往史:患有“高血压病”十余年,血压最高达/mmHg,现口服“吲哚帕胺胶囊2.5mg/日”。否认“心脏病、糖尿病”等其他慢性病史,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等传染病史。医院行“右侧甲状腺结节切除术”、年因“胆囊结石”在该院行“胆囊切除术”;否认外伤史及输血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全身皮肤黏膜未见黄染及瘀点、淤斑。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巩膜无黄染。咽无充血,双侧扁桃体不大。胸骨无压痛。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90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影像学检查:
甲状腺B超:甲状腺双侧叶内多个囊实混合性结节,性质待查,考虑结节性甲状腺肿,建议隔期复查,TI-RADS分类:II类。
腹部超声:脂肪肝声像胰、脾、双肾、膀胱子宮、双侧附件区未见明显异常声像。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S-改变。
相关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生化:
止凝血:
外周血涂片:
骨髓涂片:
精彩讨论:
侯霞-医院:各位老师,大家好。分享一个简单的小病例。各位老师可以说一下您的诊断思路和意见。
吴明杰-医院: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张文菊-邢台医专附属二院:MPN,建议做基因检查。
陈宏伟-医院:大家进行描述后再给出可能的诊断,可能对诊断思维的培养更有帮助。
刘海-四川省乐山市临检:ET待排。
侯霞-医院:NAP染色,阳性率53%,积分分。
陈永兴-广东医院:PV多血期、PMF早期、CML、ET待排,查活检巨核细胞形态、BCR-ABL1、EPO、JAK2、5q-看一看。
陈宏伟-医院:我观察到血常规嗜碱细胞比例增高。
侯霞-医院:嗯,外周血片嗜碱占4%。
陈宏伟-医院:大家一起想想PLT增多的大致有几个病?然后逐步排除就应该接近诊断了。伴血小板增多的疾病大致有:PV、ET、CML、MDS伴inv(3)或t(3;3)、5q-、MDS/MPN伴环形铁粒幼细胞和血小板增多等。PV排除了。
王海旭-华东疗养院:慢粒?
刘岚-山西医院:从NAP积分应该排除慢粒,看到巨核细胞有病态造血。
宋国良-医院:患者脾不大,白细胞升高不明显,NAP不低,CML可能性不大!
陈雪艳-医院:也有脾不大的慢粒。一切皆有可能,在融合基因和染色体结果未出之前。
李福生-医院:单看巨核细胞有点像5q-的那种,但是白细胞和血红蛋白基本都正常,红系和粒系的病态造血好像也不明显,是不是MDS的可能性也就不大了呢。
赵宁宁-医院:看血片白细胞分布,白细胞正常,血红蛋白基本正常,骨髓红系好像也正常,嗜酸、嗜碱性粒细胞不高,慢粒、PV可能性也不大,MDS/MPN伴环形铁粒幼细胞和血小板增多血常规一般有一系减低,可能性大的是ET,等待BCR/ABL1、EPO、JAK2、5q-结果。
陈宏伟-医院:我觉得粒系有巨幼样变,胖杆易见、小巨核,不像5q-。MDS伴inv(3)排除。
杨辉-上海中医院:看样子,巨核细胞形态不像ET,不够大但也不能排除。还是要靠基因排除CML,靠活检排除Pre-PMF。
李范-医院:血片嗜碱细胞也高,NAP也不低,可能会是慢粒吗?
陈雪艳-医院:血小板明显增多,嗜碱比例高,多见小巨核,CML不除外,但是NAP积分看又不像,看融合基因了。嗜碱增高,对于CML最特异了。我遇到过只有嗜碱比例高的慢粒,当时也没多想立即联系临床收住院,最后果真是。
刘岚-山西医院:白细胞不增高,慢粒罕见,只能看基因检测了,期待结果。
陈雪艳-医院:白细胞不高不等于慢粒白细胞不升高,只不过是因为早期发现而已。因为绝大多数慢粒患者都是白细胞升高后才来就诊的。
李晓冉-医院:NAP积分不像慢粒,ET、MPN、感染有待排除。
王海旭-华东疗养院:慢粒合并感染不可以吗?
侯霞-医院:各位老师,这个病例从血常规上来看异常点主要在血小板明显增多,其次嗜碱粒细胞稍高,骨髓涂片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粒红两系形态异常不明显,巨核细胞只。NAP积分分。我们当时多考虑ET,描述性的发了报告。临床相关血小板增多的一些基因检测如下:
侯霞-医院:血片和骨髓分类结果:
陈宏伟-医院:现在有意思了,ET相关基因都阴性,脾不大、外周血白细胞不高、NAP不低。
侯霞-医院:前面很多老师都提到一些血小板疾病以及考虑某些疾病的疑问。我们也是疑惑的。ET相关基因都阴性,脾不大、外周血白细胞不高、NAP不低,如果是慢粒,这些点不符。如果是慢粒早期,血小板增高要比白细胞增高来得早吗?
刘岚-山西医院:侯老师会是不典型慢粒吗?
杨辉-上海中医院:BCR-ABL呢?
陈宏伟-医院:P阳性的CML常单核细胞比例增高。P阳性的CML是形态典型的CML。P阳性的CML血小板会明显升高,外周血中以分叶核为主,未成熟的粒细胞很少,形态类似CNL。其次,临床表现:P阳性的CML脾可以不肿大或B超显示仅有脾增厚。P阳性的CML脾大明显。P阳性的CML脾多肿大。前面我们整理过一例曾经这样总结过,会不会是P阳性的CML呢?
王海旭-华东疗养院:患者脾大吗?
侯霞-医院:脾不大。脾不大P?
朱秋红-郑大二附院:P脾多肿大,是不是还有不大的?
王海旭-华东疗养院:有可能吧,没说%。
李婷-医院:这个人血常规和骨髓涂片来看,我考虑MPN,至于是CML还是ET还是结合BCR-ABL1、MPL、CALR、JAK2排除。我见过一例特别像ET的,NAP增高,结果基因做出来是CML。还有一点嗜碱性粒细胞增多不一定是慢粒,ET等其他MPN也可以出现。
侯霞-医院:下面是活检结果:
侯霞-医院:染色体结果:
侯霞-医院:BCR/ABL1融合基因的结果:
李晓冉-医院:还是P阳性。
李婷-医院:我们之前的就是P阳性。侯老师,你这例血常规特别像我们之前诊断的。几乎差不多啊。难道这个有共同点?或者普遍性?
刘岚-山西医院:P型的慢粒一般是典型的慢粒,这个病例不典型。
侯霞-医院:P阳性的慢粒一般是典型的,但这例从白细胞数、NAP染色、脾脏肿大等方面又不典型。
李婷-医院:当时我没有外周血涂片就没有分享,简直跟你这个病例一样啊。这个除了基因特别像ET,我当时就是报了ET。
侯霞-医院:从骨髓涂片上难判断是CML,我们也以为是ET。以后对P阳性的也要重新认识了。
陈宏伟-医院:基因也没按常理出牌啊,按照特征来说像是P阳性的CML,没想到是P阳性的CML。好精彩的病例,感谢侯老师分享!
李婷-医院:以后碰到这种情况还是报MPN,结合相关基因好点。
陈宏伟-医院:这个病例太容易报成ET了,所以以后遇到类似的MPN类疾病,还是先扣大帽子MPN,结合骨髓活检巨核细胞形态及基因学检查更靠谱啊。
江芳-医院:一切真是皆有可能,学习了。
张影-医院:目前做ET诊断时都要常规行bcr/abl融合基因检测,目的也就是要除外这样类似的病例吧。
杨辉-上海中医院检验科:ET可以报,但巨核细胞一定要足够大。
侯霞-医院:是的,这例的巨核细胞形态符合CML,是易见小巨核和分叶少的。
刘岚-山西医院:如果单纯骨髓的话就报ET了,但是一般情况不做慢粒的相关基因,只做JAK2基因,但是染色体提示9号和22号染色体易位了,这说明整合报告非常重要!
侯霞-医院:嗯,形态不典型的越来越多了,疾病都不按教科书的发展了。
吴明杰-医院:谢谢老师们的精彩分享,我们也遇到过,血小板更高,×/L,基因做出来是慢粒,脾也不大。
冷梅-医院:我报过的ET中,有一例是P阳性的CML,一例是Pre-PMF。
侯霞-医院:看来这样的病例还是有很多的。那么P阳性的典型形态和不典型的形态之间还存在着什么联系吗?
王莉萍-甘肃医院:涨知识了,默默地学习了侯霞老师分享的病例,真正是受益匪浅,对于我们基层工作的人员,仅凭形态学是不够的,就像陈宏伟老师说的这个病例太容易报成ET了,所以以后遇到类似的MPN类疾病,还是先扣大帽子MPN,结合骨髓活检巨核细胞形态及基因学检查更靠谱啊!谢谢各位老师!
陈宏伟-医院:这个病例简直就是刘洁老师那个病例的姊妹篇,完美的补充、惊喜的结论!
侯霞-医院:今天的是个很简单病例,很多老师都提到了关键点。希望各位老师多多分享病例,让我们一起学习。
朱秋红-医院:看似ET非ET,细看嗜碱、巨核有问题,WBC不高,脾不大的慢粒,非常值得大家来学习!感谢侯老师分享。
陈宏伟-医院:小病例,大智慧!大家一起讨论,收获会很多。
最终诊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BCR/ABL融合基因P型)
思考:
CML的临床表现、临床分期及判断标准、各期的形态学特点以及遗传学特点我们论坛已经做了多次相关总结,在此不再赘述。典型的CML慢性期一般表现为患者有巨脾;外周血白细胞数明显升高,分类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血涂片可见中、晚幼粒细胞比例升高,嗜酸嗜碱细胞易见;骨髓涂片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至极度活跃,粒系比例明显升高,以中、晚幼粒细胞增生为主,嗜酸嗜碱易见,巨核细胞呈典型的“侏儒”样;NAP积分为0或明显降低。而本例患者的临床表现(脾不大)、实验室检查结果(WBC数不高、NAP积分明显升高、血小板数明显升高)和形态学表现(血片分类未见晚幼粒及以上阶段细胞;骨髓中晚幼粒细胞比例不高,巨核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均与我们平时所遇到的典型慢粒不同,该例患者的最初表现更类似ET的表现,如果没有分子遗传学的证据,单从形态学诊断真的很容易误诊为ET而非CML。
那这种伴有血小板明显升高的CML病例是偶然出现模拟ET还是有规律可循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查阅了相关文献。从九十年代开始就有类似的病例报道[1-5],当时还提出了一种名为BCR/ABL阳性的ET,但按现在WHO的诊断标准是不存在BCR/ABL阳性的ET的,因为诊断ET的其中一条就是必须Ph染色体和BCR/ABL融合基因阴性。年OkanoM等[6]报道了两例与此病例相似的,均为模拟ET表现的CML。文章还回顾性分析了11例伴有血小板明显升高(>×/L)的CML病人,他们发现这类病例是有共性的:①大多数患者是女性,临床无脾大;②外周血WBC数无明显升高(<12×/L),以血小板明显升高为主;③NAP积分正常或升高;④血涂片分类无粒细胞前体细胞,均为成熟粒细胞;⑤骨髓粒系增生不明显活跃,巨核细胞数量明显增加。KojimaH等[7]也进行了相似的病例报道。他们的病例与我们讨论的病例如出一辙。虽然多篇文献都是案例报道,但可以看出这类以血小板增多为首发表现的CML还是有其独特临床和生物学特点的,能否独立成为CML早期形式的亚型还要靠今后大数据的回顾性分析进一步验证。
当遇到这种不典型表现的CML时一定要同时检测Ph染色体、BCR/ABL1融合基因以及其他MPN疾病的相关基因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正如沈玉雷老师所说的:确诊CML一定要结合染色体和基因结果,只有基因而无染色体结果,还不足以诊断CML,因为BCR/ABL融合基因阳性不仅见于CML,还可见于其他疾病,如BCR/ABL阳性的AML、ALL和混合细胞白血病等情况,甚至有少数ET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可检测到BCR/ABL转录本,但其表达水平明显低于CML患者,且Ph染色体阴性[8]。文献报道当遇到不典型表现时,具有CML提示作用的线索为骨髓中嗜碱性粒细胞>3%和出现小而不典型的巨核细胞[3]。本病例尽管不典型,也具有嗜碱升高和骨髓小巨核细胞易见。
小结:
在精准诊疗时代,赋予我们形态工作者更加严峻的挑战,既要掌握典型疾病的形态学表现,又要在遇到不典型病例时与时俱进、面面俱到。当遇到形态学表现不典型的患者时,我们应该尽量镜下寻找“蛛丝马迹”并提示临床完善MICM相关检查综合诊断,以免误诊或漏诊!
参考文献:
[1]FitzgeraldPH,McEwanC,FraserJ,eta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