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是外周血中单位体积内血红蛋白(Hb)浓度减低或红细胞数量减少,而使机体不能对组织细胞充分供氧的疾病,根据红细胞形态可分为大细胞性贫血、正细胞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低色素型贫血),其中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主要见于缺铁性贫血(IDA)等。
IDA是体内贮存铁不足或缺乏引起的疾病,是老龄人群最常见的贫血类型,属于慢性病,可致某些基础疾病的加重或恶化,如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慢性肺病和肾病等,主要原因是铁元素的摄入不足与吸收障碍以及丢失过多。
老龄缺铁性贫血高危人群是指≥65岁、有缺铁性贫血高危因素,如长期素食、慢性胃部疾患、慢性肠道疾病等持续存在,而未达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的老龄人群。
一.预防:一般调护
饮食规律,纠正偏食、素食、过度节食等不良习惯,摄入充足的食物,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保证大豆制品、乳制品的摄入,适量增加瘦肉、禽、鱼、动物肝脏和动物血的摄入,饭前、饭后1h内不宜饮用浓茶、咖啡。
注:饮食预防有补血(动物血、动物肝脏、瘦肉)、豆类(小豆、豌豆、豇豆、黑豆、青豆、扁豆、芸豆、刀豆、四季豆等)、蔬菜(芹菜、菠菜、韭菜、萝卜叶、红苋菜等)、水果(樱桃、杏、李、葡萄干、红枣等)、食用菌(尤其是木耳)、海产品(海鱼、海虾、紫菜、海蜇等)及干果(核桃等)。
鼓励膳食摄入不足或存在营养不良的老年人使用含铁、叶酸、维生素B12的营养素补充剂和强化食物。铁强化酱油在增加Hb、降低贫血率方面有效,其可明显改善和降低贫血发生率,是一种有效预防贫血的营养干预措施。
戒烟戒酒,适当运动,控制过度减肥,保证营养均衡。此外,铁锅是必备的做饭工具,用铁锅炒菜能补充铁元素。高温下,铁锅中的少量铁元素会渗入到食物中,故在客观上起到了补铁的作用。
二.预防:铁吸收不良
疾病如胃大部切除及胃空肠吻合术后、萎缩性胃炎、慢性腹泻、胃酸缺乏及长期饮用浓茶或咖啡均可影响铁的吸收不良。应积极治疗疾病,对疗效不理想的疾病可增加促进消化与吸收的药物辅助治疗,以增加铁元素的吸收。
此外,可考虑辨证施治用中成药进行预防,特别是应用有补铁并能被充分吸收和利用的中成药。
中成药如益中生血胶囊/片、生血宁片、生血宝合剂/颗粒、健脾生血颗粒/片、益气维血胶囊/颗粒/片(含猪血提取物)、桃芪生血胶囊、再造生血胶囊/片、复方阿胶浆、血速升颗粒、复方皂矾丸(含皂矾)等可起到良好的预防效果,可改善贫血症状、利于血液化生。
三.治疗:缺铁性贫血
对已明确诊断为缺铁性贫血的老龄者,需积极治疗。
中成药目前使用较多的有生血宝合剂、益气维血胶囊/颗粒/片、益中生血胶囊/片、复方阿胶浆和健脾生血颗粒,需辨证用药。
铁剂是治疗缺铁性贫血(IDA)的常用药物,可分为口服铁剂(硫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富马酸亚铁、多糖铁复合物等)和静脉铁剂(蔗糖铁、葡萄糖醛酸铁、低分子右旋糖酐铁等),其中口服铁剂的吸收可受其他药物的影响,如降低胃酸的药物可降低口服铁剂的吸收和疗效,如碳酸氢钠、氢氧化铝等碱性药物,应在服用抗酸剂前2h或服用后4h服用铁剂,及抑制胃酸分泌的质子泵抑制剂(PPI)、H2受体阻断剂。
参考文献:
1.中国髋、膝关节置换术加速康复-围术期贫血诊治专家共识[J].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9(1):10-14.
2.缺铁性贫血中医药防治康复一体化专家共识[J].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33(8):-.
3.铁缺乏症和缺铁性贫血诊治和预防多学科专家共识[J].中华医学杂志,,98(28):-.
4.老龄缺铁性贫血高危人群社区中医药防治专家共识[J].现代中医临床,,28(4):29-34.
5.妇科围手术期患者血液管理的专家共识[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6):-.
6.患者血液管理-术前贫血诊疗专家共识[J].中华医学杂志,,98(30):-.
7.妊娠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诊治指南[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17(7):-.
8.静脉铁剂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年版)[J].中华血液学杂志,,40(5):-.
9.王方海等.补铁剂研究进展[J].药学进展,,40(9):-.
往期热文推荐1.探索|未来乡镇卫生院有哪几条路可走?
2.接种新冠疫苗疑问多,听听基层医生怎么说!
3.重磅!鼓励基层向康复护理转型
4.全国总动员!提高新冠疫苗接种率,基层医生做好这七个告知
5.多家村卫生室和诊所被处罚,竟然因为这些原因!
6.好消息!黄金时期来临,中医人员将迎来发展良机
7.给基层医生“开小灶”,职称评审更精准!
8.好消息!基层引进人才任务来了!
9.基层医生应熟知中药配方颗粒这20个最新信息
10.振兴乡村,乡镇卫生院面临机遇和挑战
免责声明
1.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2.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编辑删除!
3.原创授权请联系--2或者qinghua-maria。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