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常见的分类,你知道多少

308准分子激光价格 http://m.39.net/pf/a_8120948.html

导语

贫血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而非一个独立的疾病诊断。引起贫血,原因多种多样,发生的机制也是错综复杂的。

贫血的分类和情况复杂,这也是导致临床诊断困难和不易找到病因的原因。

贫血诊断的实验室手段

目前我们可以利用到的贫血诊断的主要实验室手段有:

1.全自动血常规分析仪得出的血红蛋白,血细胞浓度,血细胞压积,网织红细胞;

2.外周血涂片与骨髓涂片镜检,各种涂片化学染色方法学;

3.血清铁蛋白,维生素B12,叶酸,促红细胞生成素,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内因子抗体等化学发光检测方法;

4.生化方法测定胆红素,珠蛋白等,免疫溶血实验,细胞遗传学等方法。

贫血的常见分类

而诊断贫血也特别需要注意与患者病史和体格检查,因为实验室方法和症状只能判断患者是否贫血,而找到贫血的病因才能有效进行治疗。引起贫血的三种基本情况是骨髓有效生成减少,出血和溶血。下面对贫血的常见分类进行概述:

1、红细胞容量

根据红细胞容量分类,可分为稀释性贫血和绝对性贫血。

2、贫血的程度

根据贫血的程度分类,分为极重度贫血Hb30g/L,重度贫血Hb30~60g/L,中度贫血Hb>60~90g/L,轻度贫血Hb90g/L。

3、贫血发生进程

根据贫血发生的进程分类,分为急性贫血(病程6个月),慢性贫血(病程6个月)。

4红细胞形态

根据红细胞形态特点分类,主要是根据患者的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及红细胞血红蛋白平均浓度(MCHC)。

贫血可分为三类:

A、大细胞性贫血

红细胞MCV>95fI.此类贫血大多为正常色素型。此类贫血者有

(1)叶酸及(或)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巨幼细胞贫血;

(2)溶血性贫血伴网织红细胞明显增多;

(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4)某些继发性贫血,如肝脏疾病、甲状腺疾病;某些感染,如结核。

B、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红细胞MCV=80~95fI,MCHC=0.32~0.36(32~36%)。

属此类贫血者有

(1)再生障碍性贫血,

(2)多数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后贫血

(3)慢性系统性疾病(慢性炎症、感染、尿毒症、肝病、结缔组织病、恶性肿瘤、内分泌病等)伴发的贫血等。

C、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红细胞MCV<80fI,MCHC<0.31(31%)。

属于此类贫血者主要有

(1)缺铁性贫血;

(2)慢性病贫血;慢性感染;慢性肝肾疾病贫血。

(3)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4)铁粒幼细胞贫血;

(5)转铁蛋白缺乏症。

5骨髓红系增生度

根据骨髓红系增生度分类,有以下两种分类:

增生性贫血缺铁性贫血

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急慢性失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某些继发性贫血。

增生不良性贫血

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继发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疾病。

6、病理机制

根据病理机制分类,可分为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红细胞丢失过多;

红细胞生成减少分为

(1)造血原料缺乏

造血原料缺乏见于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维生素B6缺乏所致的铁幼粒细胞贫血;负氮平衡、其它微量元素(如锌等)缺乏引起的贫血。

(2)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骨髓衰竭症。

红细胞破坏过多则分为红细胞内在缺陷和红细胞外在因素。

红细胞内在缺陷可分为:

①红细胞膜异常: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②红细胞酶缺陷:见于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丙酮酸激酶(PKD)缺乏、嘧啶5-核苷酸酶(P5ND)缺乏;

③珠蛋白异常异常:见于血红蛋白病、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④血红素异常:见于遗传性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病、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病

红细胞外在因素可分为

①免疫性破坏(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见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血型不和输血;

②机械性损伤(机械性溶血性贫血):见于创伤性心源性溶血性贫血、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行军性血红蛋白尿症;

③化学、物理及生物因素破坏:见于硫化氢中毒、大面积烧伤及蛇毒咬伤;

④脾脏内阻留破坏:脾功能亢进。

红细胞丢失过多可分为

①急性失血后贫血:见于外科或妇产科疾病大出血、消化道大出血、血液系统疾病所致的大出血等;

②慢性失血后贫血:见于反复少量的上消化道出血、痔疮出血、寄生虫病、月经过多等。

贫血的诊疗流程

贫血的诊疗依据一般按照下面流程进行:

①详细的病史

②仔细的体格检查

③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④试验性治疗

贫血与临床的关系

贫血与各种临床状态关系密切:

①女性常见缺铁性贫血;

②对于有地中海血统或者遗传疾病的患者,则常见有G-6-PD缺乏,血红蛋白病,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③病毒感染与免疫性贫血和红细胞生成减少密切相关;

④细菌感染与炎症性贫血,微血管病性溶血、氧化性溶血、其他溶血密切相关;

⑤恶性贫血常见各种慢性病诱导的贫血,微血管病性贫血,免疫性贫血;

⑥酒精肝病与出血、脾大、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缺铁贫、溶血密切相关;

⑦甲状腺功能减退则与红细胞生成减少,恶性贫血和缺铁贫有关;

⑧肾功能衰竭与红细胞生成减少,溶血,出血,髓质纤维化有关;

⑨高血压和机械性主动脉瓣膜与微血管病性溶血相关;

⑩类风湿性疾病与自身免疫性贫血相关;

?药物导致的溶血非常常见,如磺胺药物导致的免疫性溶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奎宁导致的免疫性溶血,化疗药物导致的红细胞生成减少。

……

因此,对贫血和临床状态研究越深入,就会发现越重视贫血的诊断和治疗。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可进入基层检验网丫丫题库,考试过关必备,欢迎光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hqunliang.com/tlyhxbxpxys/779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