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背景介绍
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定位,“十四五”开局谋划之年,为通州区教育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分院)以“成就人、发展人”为核心,努力打造“未来国内一流的培训基地,世界一流的教师教育”,始终秉持“提升质量,强发展、补短板;提升队伍,强素质、补漏洞”的原则理念,大力发展教研和科研事业。为交流和分享最新学术成果,分析城市副中心教育发展现状、问题与政策,研判基础教育发展趋势及相应对策,促进研修员专业发展,提升研修员综合素养,实现科研和教研协同发展,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分院)于年4月2日召开首届学术年会。
此次学术年会为期一天,采取上午主会场专题解读和主旨报告,下午分会场论文交流与点评的形式。
参会领导及专家
参加此次学术年会的领导和专家有: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崔允漷,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熙,北京市海淀进校教育集团总校长罗滨。
中国教师研修网副总编高勤丽院长。
通州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刘青松,通州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付树华,通州区委教工委党建科科长丛光锋,通州区教委学前科科长张莹,通州区教委职成科科长李继龙,通州区教师服务中心主任白文刚。
专家团队介绍
本次年会还聘请了一支专家团队,参与分会场交流点评:
1
“学科教学变革”点评专家有北京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贾美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教授梁威。
2
“新课程育人改革”点评专家有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姜丽萍,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凯。
3
“混合式研修模式”点评专家有北京师范大学学习设计与学习分析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冯晓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慕课发展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李玉顺。
4
“全学科阅读策略”点评专家有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副院长吴娟,北京教育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中文系教授吴欣歆。
5
“教师专业发展”点评专家有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训中心主任方怀胜,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院长兼党委书记支梅。
参会人员
京津冀兄弟院校的领导及教师,通州区各中小幼职成特教科研组长,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分院)领导及全体研修员共计余人参加了现场会。同时以远程参会观看方式利用中国教研网“研直播”平台进行直播,多渠道全方位参与活动,同步在线观看。
-领导致辞-
通州区教委副主任付树华为本次学术年会致辞。付主任站位城市副中心发展,肯定了中心(分院)的教育地位和作用,认为中心(分院)在教师培训和专业化发展中能够整合力量,将“课堂、课题、课程”与“教研、科研、考研”相融合,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研修赋能,课程育人”模式,并指出通州区研修工作的重点已经实现了引导经验型教师走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型,应该在北京市进行经验介绍和推广。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熙为本次学术年会致辞。张院长对本次学术年会的召开提出了三个期待:
01
期待此次学术年会指向核心素养的目标,精准对接中心(分院)研修员学习能力;
02
期待此次学术年会能够促使中心(分院)研修员不断增强自身专业性,这种专业性更加侧重可操作性;
03
期待通过此次学术年会,中心(分院)研修员能够具有更强的理论转化行动力。
付主任和张院长的致辞,为本次学术年会的召开明确了主题,指明了方向。
-主题解读-
《新时代研修员教育研究的探索与思考》
孙院长以《新时代研修员教育研究的探索与思考》为题,针对此次学术年会的背景和主题进行了翔实的解读。
孙院长聚焦研修员的教育研究,充分阐述了教育研究的背景与定位。并在学习规划的过程中,谋划了教育研究;在梳理历史的过程中,溯源了教育研究。孙院长还论述了教育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再度明确定位,提供专业化研修服务;加强研修众筹,提升区域研修品质;建立培训体系,形成系统研修课程;应用科研思维,固化教育研究成果。与此同时,探索与思考了教育研究的内容、机制、路径,包含新时代研修员教育研究内容的十大转变等;组建八大学术学部,营造教育研究氛围;成立综合职能中心,建设教育研究平台;架构组织机构,实现岗位职责归属。开拓教育研究的新路径,包含教学改进,实施指导科研化;研究课堂,下水研修示范化;实证研究,数据促进研修精准化。
最后,孙院长部署了教育研究的推进与评价,指定研修课程建设评价机制、设置学术研究评优奖励机制、定期召开学术年会交流机制。
颁奖环节
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