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您了解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的重要性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是血常规检验的重要内容,是自动化血细胞分析仪不能完全替代的,由于外周血细胞形态的千变万化、风情万种,是仪器在判断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种假阳性或假阴性,尤其在病理情况下,如一些不明原因的发热、贫血、出血、黄疸及不易控制症状的疾病,常需要进行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才能发现对临床有诊断价值的线索。一、诊断及筛选白血病: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增多或减少到一定范围结合临床就需要做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看外周是否有原始及幼稚细胞,来辅助鉴别是急慢性白血病还是感染造成的类白反应。二、作为贫血鉴定的诊断依据:贫血,即是临床症状,也是一大类疾病,实验室检查很重要,铁代谢、叶酸及维生素B12测定,溶血实验等。但形态学诊断包括外周血涂片、骨髓涂片也有重要提示作用。常见有缺铁贫,在血涂片中表现为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性改变;巨幼细胞性贫血,血涂片中红细胞体积增大,以大细胞为主,中心淡染区消失,中性粒细胞有过分叶现象;溶血性贫血常伴有血清胆红素增高,血清中出现游离血红蛋白,在血管内溶血时,可见裂片红细胞的增多,在血管外溶血时,外周血细胞可见球形红细胞、椭圆形红细胞等异常形态红细胞;当泪滴型红细胞增多需考虑骨髓纤维化。三、评价感染程度:血常规白细胞增高,检测仪器分类比例异常,可根据CRP、PCT来辅助诊断感染类型及感染程度,但在滥用抗生素、严重感染等血常规计数与分类表现不明显时,利用外周血细胞涂片镜检可直观发现典型的形态学改变,如中性粒细胞出现大小不一、中毒颗粒、空泡变性及杜勒小体等常提示中毒性变化,感染较重,若出现反应性淋巴细胞增多,则提示病毒感染,比如常见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反应性淋巴细胞常10%)四、血小板疾病诊断依据:EDTA依赖的假性血小板减少在临床中也时有发生,血常规可表现为血小板减低,但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可见血小板聚集,使仪器检测时出现假性减低,如临床上病人无明显出血点及紫癜,但血小板明显减低时,应行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来排除是否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如血小板减少又合并裂片红细胞增多,需警惕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五、发现寄生虫:疟原虫、微丝蚴、黑热病原虫等血液寄生虫,均需要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才能识别鉴定,外周血涂片镜检是诊断寄生虫感染的金标准,可有效弥补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不足。综上所述,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是检验人的看家本领,平时工作中要不断提升镜检能力,更要学习各种疾病的临床症状,和临床医生多沟通,用专业技术建议临床医生如病人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贫血,血细胞三系或两系减低或增高时,很有必要检查外周血细胞形态分析,排除是否血液系统疾病,再行下一步检查。#劳动节不劳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whqunliang.com/tlyhxbxpxyf/1023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