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白血病、淋巴瘤预计考8分左右!
一.贫血
1、标准:Hb减少→男人<(男人开车);
女人<(女人逛街、11路);
怀孕<(肚子里多一个);
小孩<(小孩考试满分);
2、分度:
轻度≥90;中度60-90;重度<30;记忆口诀:人分等“”
按细胞形态分:记忆口诀:八十一百刚正好,小于32低色素;
1)MCV:红细胞平均体积,正常80-;
2)MCHC: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正常值:32-35;
原创记忆总结:
大细胞性:巨幼贫;正细胞性:再障、急性失血;
小细胞性不考;考小细胞低色素性:缺铁贫、海洋贫。
大的幼儿坐小的喜洋洋地铁,摔了一跤,正在急性失血。
记忆口诀:“大(大细胞性)的幼(巨幼贫)儿,没的事干(MDS、肝病)坐小的(小细胞低色素)喜洋洋(海洋贫)地铁(缺铁贫),摔了一跤,正(正细胞性)在(再障)急性(急性失血)失血”
3、病因:原创记忆总结:
?红细胞生成减少:吃不成熟(成熟障碍)海鲜(海洋性贫血)导致巨大幼儿(巨幼贫)缺铁(缺铁贫);
缺铁性贫血---血红素合成障碍;
巨幼性贫血---缺维生素B12、叶酸,导致DNA合成障碍;
海洋性贫血---珠蛋白合成障碍;
②红细胞破坏过多:内源性溶血---歪瓜裂枣,外源性---自免溶贫;
③地中海贫血:红细胞破坏过多+红细胞合成减少。
4、临床表现:疲乏、困倦、软弱无力---是最早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皮肤黏膜苍白---最常见的体征;
5、实验室检查:
首选检查---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
红系祖细胞→原始红细胞→早中晚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外周血成熟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能反映骨髓红细胞增生情况;
粒系祖细胞→原始粒细胞→早中晚粒细胞→成熟粒细胞;
祖细胞→原始巨核细胞→幼稚巨核细胞→巨核细胞→成熟巨核细胞→血小板。
缺铁性贫血
1、80%的铁来自衰老红细胞的再吸收,其他的才来自食物;
2、铁的代谢:
(动物食品为二价铁,植物是三价铁)二价铁吸收利用、三价铁运输(三价铁+维C=二价);
转运---转铁蛋白,吸收最主要部位: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
贮存在---单核巨噬细胞(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的形式贮存);
二价铁转化为三价铁需要酮蓝蛋白参与,正常人一分子转铁蛋白运送2分子三价铁,转铁饱和度为33%,缺铁时,储存铁蛋白先减少。
3、病因:最常见→慢性失血(月经过多、痔疮、反复鼻出血、消化道出血);
4、临表:
面色苍白+组织缺血的表现(异食癖、匙状甲、口角舌炎);
最特异→异食癖、匙状甲(反甲),P-V综合征:吞咽困难;
5、实验室检查:MCV<80,MCHC<32;
1)血象:小细胞低色素:血涂片---中央淡染区扩大;最早最敏感首选检查:血清铁蛋白降低;转铁饱和度降低,总铁结合力升高;
2)确诊、最可靠→骨髓象:铁幼粒细胞减少、骨髓小粒染铁消失,核老浆幼(老喝铁兵酒);
3)游离原卟林升高。
原创记忆总结:
?题眼: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中央淡染区扩大;
②记忆:骨髓小粒染铁消失---确诊,
骨髓象---老核幼浆(对比记忆:巨幼贫---老浆幼核)
③血清铁蛋白---早期最敏感的指标,也是首选。
6、鉴别诊断:
血清铁
转铁饱和度
总铁结合力
缺铁贫
降低
降低
升高
铁粒幼细胞贫血
升高
升高
不低
7、治疗:
最重要最基本的治疗---病因治疗;
补铁→口服硫酸亚铁+VC,最早上升(12-24小时)---细胞内含铁酶升高,2-3天网织红细胞升高,2周血红蛋白开始增高;
血红蛋白正常后继续维持治疗成人4-6月,补足贮存铁。
注射用的药---右旋糖酐铁。
巨幼贫(助理、县镇助理不要求)
1、病因:缺乏叶酸和VB12;
2、临表:面色发黄+舌乳头萎缩、食欲不振+神经系统症状(肢体麻木、震颤)。
3、实验室检查:
?MCV>,MCHC32-35,大细胞,正色素贫血;
②骨髓象:老浆幼核---老奸巨猾,巨幼红细胞>10%,有巨核样变。
③血清:叶酸<6.8,维生素B12<74;
4、治疗:缺叶酸就补叶酸,
缺维生素B12就补维生素B12---肌注每次μg,每周2次,如有神经症状要用1年。
再障
1、骨髓造血干细胞衰竭→三系减少、正细胞性;
2、病因:药物:引起再障最常见的药物---氯霉素、保泰松、磺胺、抗肿瘤化疗药(记忆口诀:陆保安,再化疗);
化学因素:苯中毒,CD4T细胞破坏。
3、临表:贫血、出血、感染,无肝脾淋巴结肿大,没有浸润症状;
4、实验室检查:
?血象---三系减少:
重型再障(急性)
非重型再障(慢)
网织红<15×/L
>
中性粒<0.5×/L
>
血小板<20×/L
>
中性粒<20×/L---叫极重型再障
②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或消失;
③骨髓象:三系减少,骨髓增生低下。
原创记忆总结:
?题眼:贫血+出血+感染+三系减少,巨核细胞减少消失+肝脾不大;
②再障与CD8+T细胞有关,艾滋病与CD4+T细胞有关。
5、鉴别诊断:
阵发性睡眠型血红蛋白尿(PNH)→酸溶血(ham)试验阳性、糖水试验、尿含铁血黄素试验阳性。
记忆口诀:喝点糖水(糖水试验)尿个尿(尿含铁血黄素试验)打个哈(ham试验)欠就睡觉。
6、治疗:对症治疗;
急性再障→首选骨髓移植;
慢性再障→雄激素(**睾酮,康力龙,安雄),刺激骨髓造血。
溶血性贫血(助理、乡镇助理不要求)
1、“黄疸+贫血→溶血性贫血”,骨髓增生活跃(再障是骨髓增生降低);
主要是累及红系,(PNH可累及三系);
2、分类:红细胞内异常→?红细胞膜异常---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②红细胞酶异常---蚕豆病(缺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
③血红蛋白异常---珠蛋白合成障碍→海洋性贫血;
记忆口诀:“摸(膜异常)一摸(多一个摸→遗传*增多)豆妹(酶异常→蚕豆)的水(海洋)脸蛋(蛋白异常)”。
3、按照原位溶血分:
血管内溶血(急)
血管外溶血(慢)
病因
输血、PNH,释放出大量Hb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温抗体型自免溶血,
释放出血红素、铁蛋白,
好发部位:脾、肝脏。
临表
寒战高热、腰痛背痛、
三尿(血红蛋白尿、含铁血黄素尿、酱油色尿)
贫血、黄疸、肝脾肿大
题干中出现带“血(血红蛋白尿/含铁血红素尿)字症状就是血管内;不带血(尿胆原/粪胆原)就是血管外溶血;
原创记忆总结:
①膜异常---遗传性**;蚕豆病---酶异常;海洋贫---珠蛋白异常;
②急性溶血性贫血=要背四肢酸痛+酱油色/浓茶色尿+黄疸;
③慢性溶血性贫血:有贫血、黄疸、肝脾肿大三个特征;
④只要看到题目中带有“血”字的症状,就是血管内溶血。
5、诊断:本质:红细胞寿命缩短是溶血性贫血最可靠指标。
糖水试验、ham试验→PNH(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抗人球蛋白(Coombs)试验阳性→温抗体型自免溶贫;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蚕豆病。
记忆口诀:(深秋,高铁上吃蚕豆,打个哈欠想睡觉,家中突发瘟疫,哭爸哭妈)
温抗体型自免溶贫
冷抗体型自免溶贫
致病抗体
IgGC3
IgM
临表
有贫血、黄疸、肝脾肿大
冷性血红蛋白尿,耳鼻指尖发绀
试验
Coombs试验
血中冷凝集素增高
治疗
糖皮质激素,无效就脾切除
保温
6、治疗:首选---糖皮质激素;
如无效---脾切除;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切脾没商量!首选;
二.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
1、三系减少,有肝脾肿大浸润;原创记忆总结:
骨髓增生活跃,三系减少---白血病;
一系减少---溶血性贫血;
骨髓增生降低-------------再障。
2、分类:
急性白血病---急淋,急粒;
慢性白血病---慢淋,慢粒;
FAB分型:?急淋ALL→来自淋巴细胞;
②急非淋ANLL→主要粒细胞,急非淋分类记忆如下:
记忆口诀:你不要一(M1)味(未分化型)而(M2)补(部分分化型),三(M3)年了,早该有(早幼粒)了,四(M4)年前把礼单(急粒-单核)也收了,我(M5)担(单核细胞)心六(M6)月的红(红白血病)花,能否盼来七(M7)月巨(巨核细胞)大的希望。
急非淋分类
M1
未分化型
M2
部分分化型
M3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早幼粒细胞≥30%
M4
急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白血病
粒细胞≥20%、单核细胞≥20%
M5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单核细胞≥80%
M6
红白细胞
M7
巨核细胞白血病
3、临表:原创记忆总结:
①三系减少所致临床表现:
感染---白细胞(外周的病态的白细胞虽高,但功能异常);
贫血---红细胞少,常为首发表现;
出血---血小板少,最常见死亡原因是颅内出血;
②各型白血病常见浸润表现:
M3---DICM4、M5---齿龈和皮肤浸润;
AML---胸骨下段压痛、绿色瘤;ALL---肝脾淋巴结肿大、CNSL、睾丸浸润;
③三系减少+贫血出血感染+胸骨压痛+肝脾肿大+原始细胞→AL(急性白血病);
④三系减少+贫血出血感染+肝脾不大+外周血NAP升高→AA(再障);
感染发热---较高发热提示继发感染、最常见口腔感染,G--克雷伯杆菌;
浅表部位出血,皮肤瘀点瘀斑;
典型表现:胸骨下端压痛(白血病都有)
4、并发症:
①M3最常见并发DIC(15、17对染色体异常),颅内出血是最常见死亡原因;
②M4、M5容易侵犯齿龈、皮肤;
③侵犯中枢系统、睾丸:最常见于急淋,中枢常为髓外复发的主要根源;
④眼绿色瘤见于急粒;
⑤肝脾淋巴结肿大见于急淋。
记忆口诀:小玲,屁股大,喜欢动脑追男人,喜欢吃糖。
5、实验室:血象:三系减少。
骨髓象:
①骨髓细胞学检查---如原始细胞>30%就是白血病;进一步检查---细胞化学检查;
②棒状小体阳性→急粒(奥利奥)阴性--急淋,稍粗--急粒,稍细--急单;
③过氧化物酶POX强阳性(+到+++)→M3/M2(郭三放羊);
弱阳性(-+)→M5,阴性→急淋;
④糖原染色PAS强阳性→急淋(小玲吃糖);
⑤非特异性脂酶NSE染色阴性→急淋;
⑥NSE染色阳性,且能被氟化钠抑制→M5急单(我能拿下);
⑦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升高→急淋,急单,再障(中国吉林美女多);
NAP降低→急粒,慢粒;
6、免疫学检查:细胞来源:
B细胞来源
CD10、CD20
T细胞
CD2.3.5.7.8(小数字10以内)
NK细胞
CD16、CD56
单核细胞
CD13.14.15(1生1世1个我)
7、白血病细胞表面标志:
急单:13、14、15;T细胞:2、3、4、7、8;B细胞:10、19、20、22;
染色体基因突变:急淋或慢粒t(9:22);
M3---t(15:17)--维A酸受体基因(RARa)+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基因(pml);
M2---t(8:21),ALL---(9:22)。
8、治疗:原创记忆总结:
①治疗记忆口诀:急淋吃VP,急粒带哈达(HA、DA),M3维甲酸,中枢注甲氨;
②M3-早幼粒--DIC--POX(+)---全反式维甲酸;
③M5-单核--牙龈--NSE(+),被NaF抑制--DA/HA;
④ALL--Auer小体(-)、PAS(+)--VP;
⑤ALL--中枢---鞘内注射甲胺蝶呤。
治疗目标---完全缓解(症状体征消失,血象骨髓象基本正常);
化疗:急淋→VP;
急非淋→DA/HA(以DA为主);
M3---全反式维甲酸;
中枢系统白血病→鞘内注射甲胺蝶呤。
记忆口诀:“急淋吃VP,急粒带哈达(HA、DA),M3维甲酸,中枢注甲氨”;
(V-长春新碱;P-泼尼松;D-柔红霉素;A-阿糖胞苷)
急淋完全缓解后复发,最常见的部位是骨髓,最常见的髓外部位是中枢和睾丸(睾丸双侧照射)。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
题眼:最突出表现---巨脾(脾气大的慢粒在费城被马踢)/左上腹肿块进行性增大;
晚期---血白细胞>20×白细胞瘀滞症;
1、分期:
血象
骨髓象
慢性期
原始细胞<10%
原始细胞<10%
加速期
原始细胞>10%,嗜碱性粒细胞>20%
原始细胞>10%
急变期
早幼粒细胞>30%
原始细胞+早幼粒细胞>50%
2、实验室检查:1)骨髓增生活跃;
2)NAP碱性磷酸酶↓(再障、类白血病增高);
3)Ph染色体阳性,t(9:22),BCR-ABL基因;
4)bvr/bai融合基因、编码蛋白是P;
血象:嗜酸性、嗜碱性粒细胞增高;
原创记忆总结:
?骨髓象增生活跃---慢粒,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减低或阴性---慢粒;
②骨髓象增生减低---再障,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增高或阳性---再障/类白血病ALL;
3、治疗:首选化疗药物:伊马替尼、羟基尿、马力兰;根治最有效:骨髓移植;
记忆总结:曼莉胆子大,一马一枪进费城;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助理、乡镇助理不要求)
题眼:“病态造血”,原始细胞<30%;
1、FAB分型:
(有S就是环形铁幼粒)(只要有棒状小体→就带T)记忆口诀:大S带环,棒棒带T;
外周血原始细胞
骨髓原始细胞
治疗
难治性贫血RA
<1%
<5%
不化疗
环形铁粒幼细胞贫血RAS
<1%
<5%
(环形铁粒幼细胞>15%)
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AEB
<5%
40%的人可转变为白血病
5%-20%
化疗
转变中RAEB:RAEB-T
≥5%
60%的人可转变为白血病
20%-30%
(棒状小体)
慢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
2、临表:三系减少+病态造血(红系发育不平衡,粒系分叶过多,细胞颗粒减少,小巨核细胞);贫血、出血、感染、肝脾肿大;
3、实验室:
病态造血---骨髓增生活跃,①大于6个月的一系或三系血细胞减少;②血红蛋白<;③中性粒<1.5;④血小板<。
4、治疗:1)RA\RAS:对症+促进造血,雄激素等,不化疗,因为没有原始细胞;
2)RAEB\RAEB-T:首选小剂量阿糖胞苷化疗;
3)年轻病人亦可用较强烈的联合化疗,待完全缓解后给BMT(骨髓移植)。
淋巴瘤(助理、乡镇助理不要求)
1、题眼“无痛性颈部、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2、可能于EB病毒有关(鼻咽癌也与EB病毒有关);
霍奇金淋巴瘤HL
题眼:看到酒后淋巴结痛→直接诊断HL;
1、特异细胞:RS细胞(又叫里斯细胞,镜影细胞)(出现R-S就是HL)
2、典型临表:
1)无痛性颈部、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常饮酒后诱发;
2)周期性发热→Pel-Ebstein发热(也可诊断)。
原创记忆总结:
临床分期:(HL和NHL都用这个分期)
?病灶一个是1期,同侧两个(淋巴结)是2期;
②两侧加脾是3期,膈上膈下是3期;
③肺肝骨髓是4期,临床表现是B组;(无症状是A组)
诊断B组的3大特点:a.发热38度以上,且无感染原因;
b.6个月内体重减轻10%以上;
c.盗汗;
3、治疗:首选ABVD方案(阿霉素、博来霉素、长春新碱、甲氮咪胺)。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
1、最常见---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2、细胞来源分类:
?T细胞:大细胞淋巴瘤,熏样肉芽肿Sezary、扭曲样淋巴瘤等;
②其他来自B细胞;
记忆口诀:大S扭着屁股走在T台上(带有大、S、扭、T字的一定是T细胞来源);
3、恶性分类:
?高度恶性:免疫母细胞型、淋巴母细胞型、小无裂细胞型;
②中度恶性:滤泡性大裂细胞型、弥漫性小裂细胞型、弥漫性大细胞型;
③低度恶性:小淋巴母细胞型、滤泡性小裂细胞型;
记忆口诀:小淋小裂是低度,弥漫大细胞是中度,小无裂母是高度;
4、Burkitt淋巴瘤---记忆口诀:大苗爸要死了(8:14)---染色体异常是t(8:14);
套淋巴瘤-------的染色体异常是t(11:14);
5、临表:以无痛性颈部或锁骨上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常有结外转移,50%转移到回肠;
6、治疗:CHOP方案,(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
抗CD20单克隆抗体可治疗大B型淋巴瘤。
发病率
HL(8%)
NHL(92%)
年龄
儿童
各个年龄/成人多见
无痛性颈部或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特点
周期性发热、R-S细胞
检查
淋巴结活检
淋巴结活检
转移
淋巴内
淋巴外,易转移到回肠
治疗
ABVD方案
CHOP方案
多发性骨髓瘤(助理、乡镇助理不要求)
1、浆细胞被破坏,出现大量单克隆的M蛋白;
2、临表:最常见:骨痛--腰骶部,随着病情加重出现胸骨肋骨串珠特征性改变;
M蛋白升高;肾功能改变--本周蛋白阳性;
3、实验室检查:贫血,血中红细胞有缗线现象;
确诊---骨髓活检;浆细胞>30%,本周蛋白阳性。
原创记忆总结:
?题眼:腰痛+尿蛋白→多发性骨髓瘤;
②治疗:MPT方案(美法仑+泼尼松+沙利度胺);记忆:孟婆汤方案;
MPT无效用VAD方案(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
三.出血性疾病
总论:
1、分类:
1)血管壁功能异常---过敏性紫癜,只要皮肤出血就是血管壁功能异常;
2)血小板异常---血小板破坏过多-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消耗过多-DIC;
3)凝血酶异常---血友病,只要肌肉、关节、内脏出血就是凝血酶异常。
①血小板正常值:-×/L;
②BT出血时间正常值:7-9分钟---反应血管收缩功能和血小板的黏附功能,血小板有障碍时BT延长;
③CT凝血时间4-12分---反应内源性凝血系统功能,与血小板无关;
④PT凝血酶原时间11-13秒---反应外源性凝血系统功能,与血小板无关;
CT(内)→首选激活ⅩⅡ→11.9.8
Ⅹ→凝血酶原→凝血酶→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
PT(外)→首选激活Ⅲ→复合物
---(纤溶酶)--EDP/D二聚体;
2、凝血因子:
内源性--起始因子为12因子,外源性--起始因子为3因子,二者共同因子是10因子。
APTT反应内源性凝血的指标,是肝素抗凝监测的重要指标,延长--8因子缺乏,见于血友病。
PT反应外源性凝血的指标,延长,2、5、7、10缺乏,血友病人PT正常。
3、反应纤溶亢进的指标:3P实验(血浆鱼精蛋白付凝固实验)阳性,D2聚体升高,学FDP升高。
原创记忆总结:
血浆凝血因子:
?钙离子---Ⅳ纤维蛋白原---Ⅰ;②内源性凝血---Ⅻ外源性凝血---Ⅲ;
疾病病因归纳:
?血友病---凝血异常(缺乏凝血因子);②过敏性紫癜---血管壁异常;
③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异常。
血友病(助理、乡镇助理不要求)
1、病因:凝血活酶的缺乏;
2、分类:血友病甲---常见,缺8因子;
血友病乙---少见,缺9因子;
3、APTT延长,PT正常。
4、确诊---凝血活酶生成实验。
原创记忆总结:
?血友病---APTT延长,PT正常;
②慢性肝病、维生素K缺乏、DIC---APTT和PT都延长;
APTT---内源性凝血途径筛选试验;PT---外源性凝血途径筛选试验。
过敏性紫癜
1、血管壁异常;血小板正常;
2、自身免疫性疾病,常有β溶血性链球菌呼吸道感染史;
3、分型:单纯型:最常见,好发于“双下肢和臀部”的对称性紫癜;
腹型(henoch):紫癜+消化道症状;
关节型(schonlein):紫癜+关节症状(游走性反复发作于大关节,不留任何畸形);
肾型:紫癜+泌尿系统症状。
原创记忆总结:
①双下肢、臀部+紫癜=单纯型紫癜---最常见;
②紫癜+消化道症状=腹型紫癜---腹痛;
③紫癜+泌尿系统症状=肾型紫癜---血尿、蛋白尿、管型尿;
④紫癜+关节症状=关节型紫癜---大关节游走性关节炎;
⑤毛细血管脆性试验(束臂试验)阳性---过敏性紫癜;
⑥下肢紫癜+血小板正常→过敏性紫癜;
下肢紫癜+血小板减少→ITP;
4、实验室检查:毛细血管脆性试验(束臂试验)阳性;血小板正常;
5、治疗:首选糖皮质激素。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1、自身免疫性疾病,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血小板在脾脏被破坏;
血小板生成时间缩短及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出现;
2、急性ITP---多见于儿童,无肝脾肿大,血小板<20×/L;
慢性ITP---大于12个月,多见于青年女性,无肝脾肿大,血小板50×/L左右;
3、实验室检查:骨髓象:巨核细胞增多、多为颗粒状巨核细胞,成熟障碍,产板细胞减少;
特异性抗体:PAIg、PAC3阳性;
4、治疗首选:激素3-6m;无效---脾切除;
原创记忆总结:
①ITP---巨核细胞增多,但成熟障碍,产板型巨核细胞减少(只有血小板减少);
②AA---三系均减少;
③过敏性紫癜关节型---有出血无贫血,紫癜对称;
④ITP---贫血和出血程度一致,紫癜不对称;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助理、乡镇助理不要求)
1、病因:最常见:G-杆菌感染,肿瘤,白血病,羊水栓塞。
2、表现:七窍流血,针眼渗血不止;
3、实验室检查:Plt↓、纤维蛋白原<1.5g,3P试验+、D-二聚体实验↑、FDP↑>20;
4、治疗:原创记忆总结:
①早期(没有出血前)---首选肝素抗凝(血液高凝,纤溶低);
晚期(纤溶亢进)---补充凝血因子、抗纤溶药物;
②实验室检查---两低两高;
③肝素使用需监测APTT;
输血
合理输血(输成分血,不输全血);Hb<70才能输血;
1、安全:最容易携带病毒的血液制品:WBC(红细胞传播病毒感染风险最小);
最容易细菌污染的是血小板;
最容易过敏的是血浆蛋白。
2、保存:
红细胞/全血---4℃保存;
血小板---22℃连续震荡保存;
冰冻血浆---零下25℃以下保存;
保存损害:最主要物质---钾;
丢失物质---血小板、粒细胞、不稳定凝血因子。
原创记忆总结:输血成分特性:
①携带病毒最多---白细胞,血浆次之,红细胞最少;
②携带细菌最多---血小板;
③最易引起过敏---蛋白质;
④悬红---慢性贫血、急性失血、老人小孩妊娠;
⑤洗涤红---易过敏者、自免溶贫、肝肾功能障碍、高血钾症者;
⑥血小板---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贫血及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为禁忌;
⑦新鲜冰冻血浆---扩容,补充凝血因子;
⑧去白成分血---反复输血,准备器官移植;
⑨辐照血---近亲输血者,预防TA-GVHD。
1、RBC:1)悬浮红细胞---用于外伤、手术、急性出血;
2)浓缩红细胞---用于心衰病人(循环超负荷);
3)洗涤红细胞---用于有过敏、发热反应的;
4)去白细胞的红细胞---多次反复输血,器官移植。
用量:1个单位(ml)可提高血红蛋白5g;
2、Plt:在22℃保存。血小板<20必须输;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禁忌输血小板;
3、新鲜冰冻血浆FFP:既可以扩容又可以补充稳定的凝血因子;
4、辐照血液:用于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比如近亲间输血),灭活淋巴细胞。
5、输血适应症:
①失血<20%/<ml---不输血,补充晶体液+胶体液即可;
②失血20%-30%/-0---先晶、胶液,无改善,可以输悬浮红;
③失血>30%,0-、>---先晶胶液快速扩容,再成分输血,提倡自身输血(即避免并发症、又避免病毒感染)Hb<70g才考虑输血。
6、鼓励提倡自身输血:
回收式:
预存式:择期手术,术前1月开始,每3-4天采血-ml,采到术前3天;前提是:Hb>才能做预存式输血。
安全输血
1、三查七对:
受血者配伍试验的血必须是准备输血3天内的血;
血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要保存7天;
输血并发症:
①输血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热(原因:致热源);
②过敏→出血荨麻疹(面部潮红、皮肤瘙痒)就是过敏;
过敏原因:是对“血浆蛋白成分”过敏!(不是细胞、细胞是携带病毒)减慢输血速度并给予抗组胺药物,一般症状可以减轻,30分钟后症状没进一步发展,可以继续正常速度输血,30分钟内没有改善,甚至继续发展,按中度不良反应处理。如有过敏病史,可以输血前30分钟给予抗组胺药物预防。
③溶血:最严重,要背痛+酱油色尿(肾脏最先受累)出现“血红蛋白尿(酱油色、尿色加深)”最容易损伤的:肾脏(一定要保护肾脏)术中表现伤口渗血不止。
④输血不能传播甲肝、疱疹!
⑤献血筛查:HIV\HCV\HBV\梅毒,
巨细胞病毒可以通过输血传染但未列入筛查。
⑥急性输血反应:是在输血24小时内发生的不良反应,
包括:轻度-过敏、中度反应-发热、重度反应-溶血;
迟发性输血不良反应包括:病原体感染、输血相关移植抗宿主病,铁超负荷、免疫抑制,输血后紫癜,迟发型溶血。
------------------------------------血液系统完----------------------------------
内容来源于大苗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学习笔记,通过本小编3年多的收集和整理,目的在于让更广泛的从医、做医、爱医的医学事业者受益,如有冒犯请及时通知小编做删除处理。谢谢!!
洲游天下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