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概述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anemia,AA)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减低或衰竭,导致骨髓有核细胞增生低下、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的综合征,临床上常表现为较严重的贫血、出血和感染。其发病存在地域性差别,在欧洲及北美地区AA年发病率约0.2/10万,亚洲发病率为欧美地区的2~3倍。其中在我国的年发病率为0.74/10万人口,可发生于各年龄组,老年人发病率较高,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AA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两大类,先天性AA罕见,绝大多数AA属于获得性,现认为T淋巴细胞异常活化、功能亢进造成骨髓损伤在原发性获得性AA发病机制中占主要地位。本文主要概述原发性获得性AA,根据Camitta标准,AA严重程度分为非重型AA(non-severeAA,NSAA)和重型AA(severeAA,SAA)。
二、环孢素A在再生障碍性贫血中的临床应用
环孢素(CsA)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环状十一氨基酸多肽,能选择性地抑制T淋巴细胞的功能,从而有效达到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目的。目前AA的治疗策略主要为免疫抑制治疗(IST)和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年版英国血液学标准委员会《成人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治指南》推荐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联合CsA为一线IST方案。年版《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推荐:对SAA患者,年龄35岁或年龄虽≤35岁但无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相合同胞供者的患者首选(ATG)/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联合CsA的免疫抑制治疗(IST);对年龄≤35岁且有HLA相合同胞供者的重型AA患者,如无活动性感染和出血,首选HLA相合同胞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HLA相合无关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仅用于ATG/ALG和CsA治疗无效的年轻重型AA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必须控制出血和感染。输血依赖的非重型AA可采用CsA联合促造血(雄激素、造血生长因子)治疗,如治疗6个月无效则按重型AA治疗。非输血依赖的非重型AA,可应用CsA和(或)促造血治疗。(如图所示)
CsA联合ATG/ALG用于重型AA时,推荐CsA口服剂量为3~5mg·kg-1·d-1,可以与ATG/ALG同时应用,或在停用糖皮质激素后,即ATG/ALG开始后4周始用。
三、注意事项
CsA的主要不良反应是消化道反应、齿龈增生、色素沉着、肌肉震颤、肝肾功能损害,极少数出现头痛和血压变化,多数患者症状轻微或经对症处理减轻,必要时减量甚至停药。但需注意的是CsA减量过快会增加复发风险,一般建议逐渐缓慢减量,疗效达平台期后持续服药至少12个月。对于HLA相合同胞供者或无关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后CsA等基础免疫抑制剂应用建议1年后缓慢减停。
CsA用于NSAA的治疗中对于老年患者,ATG联合CsA比单用CsA疗效更好,但是ATG治疗的相关毒副作用更大、风险更高,需谨慎使用。
对于妊娠AA患者治疗可予CsA治疗(主要给予支持治疗,但不推荐妊娠期使用ATG/ALG),妊娠期间AA患者应严密监测患者孕情、血常规和重要脏器功能。
由于CsA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个体差异大,血药浓度过高时对肝肾均可造成较严重的毒性反应,过低时导致治疗失败。且AA治疗中,联合用药较多,对CsA血药浓度影响较大。因此,服用CsA需要对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CsA治疗AA的确切有效血药浓度并不明确,有效血药浓度窗较大。《共识》中推荐一般目标谷浓度(C0)为成人~ug/L、老年、儿童~ug/L。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分学会血液学组《儿童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诊疗建议》推荐在保持谷浓度的前提下尽量将峰浓度(C2)维持在~ug/L。临床可根据药物浓度及疗效调整CsA的应用剂量。
注:C0指服药前最低血药浓度,应早晨服药前抽血。
C2一般指服药后2小时的血药浓度。
注:环孢素与药物、食物之前的相互作用,您可以参看“甘美药师”发布的《器官移植术后常用免疫抑制剂用药注意事项》哦!
医院医院药师咨询门诊排班表星期一:张阳主管药师星期二:宋沧桑主任药师星期三:张帆主管药师星期四:付强主管药师星期五:王晶药师药师门诊大厅一楼药师咨询室(门诊药房旁)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