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你了解吗

缺铁性贫血是世界上最常见的贫血。在发展中国家约2/3儿童和育龄妇女缺铁,其中1/3患缺铁性贫血。在发达国家亦有约20%的育龄妇女及40%的孕妇患缺铁贫血。

什么是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irondeficiencyanemia)是由于体内贮存铁缺乏、使血红蛋合成减少所致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有什么症状?

缺铁性贫血的症状是由缺铁原发病、贫血及组织缺铁三类所组成。

1、缺铁原发病表现:溃疡、肿瘤、痔疮、肠道寄生虫感染、女性月经过多、血管内溶血导致的慢性失血。

2、贫血的表现:头晕、头痛、面色苍白、乏力、易倦、心悸、活动后气短、眼花及耳鸣、指甲扁平、失去光泽、易碎裂,反甲等。

3、组织缺铁的表现:儿童发育迟缓、体力下降、智商低、容易兴奋、注意力不集中、烦躁、易怒或淡漠、异食癖和吞咽困难。

缺铁性贫血有什么危害?

缺铁性贫血对人体的危害极大,会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发生感染,体力劳动能力下降,活动后气促,厌食,胃肠功能弱,婴幼儿期脑细胞营养不良引起智力落后,严重者出现贫血性心脏病。

缺铁性贫血如何诊断?

1、血常规提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2、铁代谢检查:血清铁↓(8.95μmol/L)、血清总铁结合力↑(64.44μmol/L),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清铁蛋白↓12μg/L(反应贮存铁的敏感指标,有助于早期诊断,准确清高、敏感性强)

3、骨髓铁染色阴性。

缺铁性贫血如何预防?

缺铁性贫血大多是可以预防的。

1、做好喂养指导: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含铁丰富且铁吸收率高的辅食品,如肝,瘦肉,鱼等,并注意膳食的合理搭配,妊娠及哺乳期妇女适当补充铁剂。

2、婴幼儿食品加入适量铁剂进行强化。

3、对早产儿,低体重儿应及早给予铁剂预防。

4、在钩虫流行区应进行大规模的寄生虫防治工作。

5、及时根治各种慢性消化道出血的疾病等。

缺铁性贫血如何治疗?

1、病因治疗:尽可能祛除缺铁原因。

2、补充铁剂。

3、严重贫血者可以输浓缩红细胞。

补铁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忌和茶、咖啡、牛奶同服。

2、鱼类、肉类、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可以增加铁吸收。

3、口服铁剂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如腹痛、恶心、便秘等,饭后服用减少胃肠道刺激。

4、口服铁剂时,大便为黑色,牙齿有变黑倾向,停药后好转。

5、铁剂治疗后5—10天网织红细胞增多达高峰,2周后血红蛋白Hb上升,1-2个月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即男性>g/L,女性>g/L,孕妇>g/L),铁剂治疗应在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至少持续4-6个月,待铁蛋白正常后停药。

含铁丰富的食物有哪些?

含铁量丰富的食物有动物肝脏、肾、舌,鸭肫、乌贼、海蜇、虾米、蛋黄等动物性食品,以及芝麻、海带、黑木耳、紫菜、发菜、香菇、黄豆、黑豆、腐竹、红腐乳、芹菜、荠菜、大枣、葵花子、核桃仁等植物性食品。

作品来源:解放军第医院肿瘤血液内科

作者:吴婉萍

编辑:缪羽洪彩虹

赞赏

长按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好
白癜风医院南京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whqunliang.com/tlyhxbxpxwh/121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