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年底出炉将明确北京

6月16日下午,我市召开《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的意见》解读新闻发布会。

会上了明确了北京市到年城市格局的《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还展望了新中国成立年时甚至更往后的城市发展。

《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将在年年底完成。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的意见》解读新闻发布会现场

未来的北京什么样儿?

未来的北京,可以说是一个处处见绿的城市,因为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将严格保护现状绿地,做到“只增不减”。

北京也会是一座海绵城市,城市河道、排水防涝体系将升级,下暴雨时,小区、道路、绿地以及河湖水系将留住雨水,用于补充地下水及再利用。

北京更会是一座地下管廊发达的城市。城市副中心、北京新机场、首钢等重点区域和城市道路、轨道交通等重点区域和重大建设项目下方,将有巨大的综合管廊,减少城市路面反复“开膛破路”的现象。

住房困难问题也将进一步得到解决。目前我市正在加快建立购租并举的供应制度,完善符合首都特征的住房保障体系,力争到年再筹集20万套各类政策性住房。而这些保障房,将更多地建设在轨道交通沿线附近,并鼓励国有企业利用自有用地建设、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

城市规划更注重减量提质

5月24日至25日,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的意见》。这是一份首都城市发展史上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务实性的文件。

《意见》在总体要求中,鲜明提出做好新时期首都城市工作,要坚持“三个突出”,推动“三个转变”。

其中“三个突出”一是突出聚焦,二是突出改革,三是突出获得感。而“三个转变”,则是从推动城市工作向更加突出管理服务转变,推动城市规划建设向更加注重减量提质转变,推动城市治理方式向更加强调共治共管转变。

《意见》中坚持了符合实际的发展思路,包括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坚持减量提质发展、坚持突出首都历史文化特色、坚持先进城市建设方式、坚持城市多元治理等。

拟开展中心城修补计划

会上,市规划委副主任、发言人王飞首次公开《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时间表。这项总规将在今年年底前完成。而且和此前不同的是,这次总规并非对年到年的规划版本进行修改,而是重新编写,将成为一本指导城市发展到年,远景将展望到年的城市总体规划。

王飞说,目前全市的生态红线和城市增长边界已经基本划定完成,城市副中心的规划和通州区全境的总体规划也在编制当中。我市计划在中心城区选取10处代表性的地区和新城核心区开展城市设计试点,并将开展中心城市修补计划,研究中心城功能疏解以后腾退用地的利用规则,创造更加宜居的人居环境。

“大城管”优化城市管理体制

会上内容还显示,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将于7月底完成机构改革并挂牌。同时,市规划委及市国土资源局将进行机构合并,计划7月底完成新机构的挂牌组建。

市编办副主任左铭飞表示,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在整合北京市市政市容委当前的全部职责的基础上,市里多个部门与城市运行管理相关的职责也将一并划归。例如市发改委的煤、电、油、气等能源日常运行,市商务委的再生资源回收,市园林绿化局的城市绿化带环境卫生管理,市水务局的城市河湖周边环境卫生管理,财政预算运维资金和市政设施建设的统筹管理职责等等。

背景链接:《意见》是如何产生的?

18个部门4个区组成的起草组

《意见》的起草是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进行的。郭金龙书记多次亲自带队,深入基层一线调研指导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研究“多规合一”、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等重大问题。

市政府成立了市发展改革委牵头、18个部门、4个区组成的起草组,王安顺市长多次召开座谈会、专家咨询会听取意见,各位副市长也多次组织专项调研。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了城市管理专题调研,市政协就加强城市管理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开展专题议政,杜德印主任和吉林主席分别专门听取了《意见》主要内容的汇报。与此同时,以市政府名义开展了社会公众建言献策活动,共收集到市民、企业有效调查问卷份,通过热线和人民意见征集专栏征集到多条意见建议。《意见》初稿完成后,听取、研究吸纳了各民主党派、市工商联负责人、无党派人士代表、部分基层“两代表一委员”以及各区、各部门、专家等的意见建议,最终提交市委全会审议通过。

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是怎样的?1

今年北京将着力推进街区制

市规划委将本着创新、协同、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站在国家首都的高度,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科学谋划新时期首都城市“成长坐标”。

坚持“框定总量、限定容量、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推动城市规划建设向更加注重减量提质转变,明确年城市发展的基本框架,并远景展望到年。

该项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将于年底完成。同时实现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两图合一”,且在此基础上,完善“多规合一”的体制机制,实现多规底图叠合、数据融合、政策整合。另外,今年北京还将着力推进街区制。推动发展开放便捷、尺度适宜、配套完善、邻里和谐的生活街区。加快研究制定新建地区和新城的街区规模、城市道路尺度、道路网密度、停车配建标准、自行车和步行设计规范、建筑退线距离、界面设计、环境设计等一系列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结合老城区更新改造,分区分类研究制定针对开放街区、优化道路网结构的规划措施,积极推动开展街区制试点。

2

到年再筹集政策房20万套

北京将加快建立购租并举的供应制度,完善符合首都特征的住房保障体系。坚持“以租为主”的基本住房保障方式,大力发展公租房,稳步推进自住型商品住房建设,分层次、多渠道解决居民住房困难,力争到年再筹集各类政策性住房20万套,进一步提高“住有所居”水平。同时重点实现“三个转变”,即工作重心从抓建设为主向建设与管理并重转变,保障方式从实物保障为主向实物与货币补贴并举转变,建设运营主体从多元化向专业化转变。

3

年内完成条背街小巷整治

今年将完成条背街小巷整治,整治内容以美化建筑立面、补建绿化植被、完善公共设施、规范环境秩序、整治架空线缆、提升卫生水平为重点。

背街小巷不仅要整治,精细化管理水平也要提升,今年城六区的条背街小巷的环境卫生还要全面达标。同时,适度超前规划建设垃圾处理设施,建成昌平、通州、房山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规划生活垃圾处理能力达到3万吨/日。生活垃圾资源化率达到60%,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8%。基本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五环路以内垃圾转运站实现全密闭。   

4

年PM2.5浓度达到国家要求

市环保局表示,将加快削减燃煤污染,全力推进全市煤改清洁能源工作,到年城六区和通州区、大兴区、房山平原地区基本实现无煤化,到年实现全市平原地区农村无煤化。

严格控制机动车污染,实施第六阶段机动车新车排放标准和油品标准,基本淘汰国Ⅰ、国Ⅱ标准轻型客车,加大国Ⅲ标准重型柴油车淘汰力度,推动公交、出租、环卫、邮政等行业提高新能源车、低排放车辆的比例。

坚决降低生产污染,适时修订污染行业、生产工艺调整退出目录,实行差别化的资源能源价格和排污收费政策,年底前完成余家涉及违法违规、存在污染和安全隐患企业的清理整治。全面治理扬尘污染,重点开展施工、城市道路和郊区公路“三尘”,以及露天烧烤、露天焚烧和秸秆焚烧“三烧”治理行动。加快推动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治,到年本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达到国家要求。

点击“阅读原文”,

看《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的意见》全文

来源:北京日报京华时报千龙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hqunliang.com/tlyhxbxpxbl/757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