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京津冀来了河北这个城市将获最大红利

2月23日,习近平考察了正在建设中的北京新机场,让这个超级工程成为舆论注目的焦点,也让我们对“超级京津冀”有了更为强烈的预期。

北京新机场(北京第三个民用机场)位于北京正南方,距离天安门广场直线距离大约46公里,其中一半建在大兴区的礼贤镇、榆垡镇,一半在廊坊市广阳区境内。

北京新机场规划了9条跑道,将超过美国达拉斯-沃思堡国际机场机场(7条跑道)成为世界第一。远期的吞吐量将达到每年1.2亿人次,可望成为全球第一大机场;一期工程在年完工,并投入使用。北京新机场不仅代表着中国崛起的雄心,也预示着超级京津冀时代的到来。

最近几年来,国家在区域经济合作方面,着重突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以及“一带一路”等三大战略。可见,京津冀地位之高,之重要。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北京虽然位于战略中心地位,但最受益的城市却不北京,不是天津,而是河北廊坊!

这个昔日不太引人注目的四线城市,正在迅速崛起,成为一颗耀眼的城市之星。无论是人口增量还是资金增量,廊坊都堪称过去5年的冠军。

一、占尽天时、地利

北京面积虽然很大,达到1.6万平方公里,但北部和西部都是山地,所以北京发展方向是东面和南面。而廊坊正堵着北京的东大门和南大门。最近几年,为了纾解北京的交通环境压力,北京干了三件大事:

第一,把一批学校、批发市场、医院等外迁;

第二,北京市委、市政府准备东迁到通州;

第三,在南面动工兴建北京新机场。

这三件,都让廊坊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下图是廊坊的行政区划图,我们可以看到,右上方的“飞地”就是大厂、三河、香河三个县(县级市),号称“北三县”。但北三县加起来,面积也不到平方公里,堪称迷你。

由于北京通州区可用的建设用地不多了,所以堵着北京东大门的“北三县”,就成为通州最宝贵的“腹地”。

上图中,廊坊市辖区和固安形成夹角空白区域,就是北京新机场的位置。它距离固安县城只有10公里,距离廊坊市中心25公里,距离天安门46公里。这个全球最大的机场建成之后,将形成一个巨大的空港经济区,毫无疑问将给廊坊经济带来空前的机遇。

二、是京津冀的人口增长冠军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已经有两三年的时间了,但在此之前廊坊就在“北京因素”带动下出现了人口和资金的快速增长。

下面,我们看一下年到年整个京津冀地区人口变动情况(部分城市尚未公布年统计公报),采用的仍然是“在校小学生人数”这个指标:

注:表中唐山年的数据,是用年替代的;沧州没有公布小学生数据,7%的人口增幅是官方公布的常住人口增幅。

可以看出,年到年期间,廊坊人口增速是京津冀13城里最快的,其次是北京、承德和天津。接下来依次是:石家庄、秦皇岛、邯郸和衡水。

需要指出的是,像河北这样地级市全部人口增长的省份,在国内非常罕见。即便在南方的人口增长中心广东,年到年之间,21个地市里都有6个地级出现了人口显著流失,他们分别是:汕尾、揭阳、湛江、茂名、汕头、肇庆。至于河北的邻居河南,绝大多数地级市的小学生人数是大幅减少的。

廊坊人口增长迅猛的最重要因素当然是北京,北京户口很难获得,一些在北京谋生的外地人为了办证件、子女入学方便,往往把户口落在廊坊。

三、还是京津冀的资金增长冠军

“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也就是一个城市吸附的资金总量,远比GDP等指标更能反映一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以及发展潜力。下面我们看一下年到年京津冀13城的资金增长状况:

注:表内未注明的,单位均为亿元。

从上面13个城市的数据可以看出,年到年之间资金增长的冠军是廊坊,高达%,远远超过了其他城市。其次是衡水、天津、北京和邯郸,都超过了90%。但衡水的资金总量非常小,增量也比较小。

如果综合人口、资金增长来考察京津冀13个城市,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廊坊是资金、人口增长最快的城市,而且随着通州成为北京新的“一线城区”,以及年新机场的启用,廊坊将可以获得更多来自北京的资源,其城市价值将大大提升,楼市也将全面向好。从某种意义上说,廊坊正在成为中国第一地级市!

2、北京和天津仍然是有巨大资金、人口竞争力的大城市,随着北京开始严控人口增量,大量增量人口除了涌向廊坊,就是涌向天津。所以天津未来的发展,可以长期看好。

至于北京,也不会因为严控人口而走下坡路,北京的高端产业仍然发展迅猛,比如金融业、创投业等。北京汇聚的资金,是天津的4.5倍,是河北全省的2.6倍,占了京津冀的63%。随着北京新机场的投入使用,北京的交通枢纽地位将更加稳固。此前,在北京机场强大辐射力压制下,天津机场只排在内地第20位,石家庄机场只位居37位。年,北京机场客运吞吐量是天津的6倍,石家庄的15倍!北京新机场投入使用后,天津和石家庄机场将很难翻身。

3、至于河北的其他城市,很少有类似廊坊这样人丁两旺的。

承德人口增速不错,但资金增长低于河北全省平均水平(5年增长86%),也低于全国水平(5年增长91%);

秦皇岛尽显旅游城市的特征,人口增长不错,但资金增长严重偏慢;

保定和张家口都是环北京城市,但人口增长都明显偏慢,资金增速也慢于全省、全国水平;

衡水、邯郸的人口和资金增长都可以,但距离中心城市偏远;

石家庄尽显弱省会城市的特征,人口吸引力尚可,但资金增长明显偏慢,对下面地市的优势不断变小。如果这个趋势不改变,未来资金总量甚至可能被廊坊超过。

唐山是河北第二大城市,人口增长尚可,但资金总量增长偏慢,未来面临产业调整的压力。

扩展阅读: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周年,那些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变化

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召开座谈会,在讲话中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

3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高瞻远瞩顶层设计,稳扎稳打全面实施,京津冀这方热土日新月异,正在书写中国区域发展的当代传奇,筑造着引领时代新发展的历史性工程。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三年间京津冀地区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吧!

认识京津冀

京津冀,涵盖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和河北省11个地级市,人口超过1亿,GDP占全国的1/10以上。

这里是极具发展潜力的城市群:京畿重地,濒临渤海,携揽“三北”,面积21.6万平方公里,承载1亿多人口,是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这里是区域发展难啃的硬骨头:既有大城市病的困扰,又有区域发展差距悬殊的困惑,资源环境超载矛盾严重,老大难问题亟待破题。

这既是全国诸多城市群存在症候的一个缩影,也是区域不均衡发展的一个缩影。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正是新形势下引领新发展、打造新增长极的迫切需要。

三地新定位

北京: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工作导向

北京市市长蔡奇说,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牵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工作导向,以提升首都核心功能、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为目标方向,把疏解与提升有机结合起来,在疏解功能中谋发展。

蔡奇表示,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是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标志性工作。目前正在推进的城市副中心建设,安排项重大工程项目,已有个项目开工建设。今年年底,四大市级机关和相关市属行政部门有望率先启动搬迁。

天津:把改革开放先行区摆到第一位

天津市市委书记李鸿忠说,在处理与北京、河北关系的时候,强调天津要为北京服务,接受北京辐射,以北京为中心,扮好天津的角色,以重构的理念来推进工作。天津把改革开放先行区摆在最前面,坚持改革开放先行,引导带动金融、航运、先进制造业发展。他表示,天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不能只想着得到什么,还要拿出什么,需要我们承接的就承接,需要我们拿出的就拿出。3年来,天津累计引进京冀项目多个,投资多亿元,占全市实际利用内资的40%以上。

河北: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

河北省省委书记赵克志表示,推动协同发展,需要把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与加快补齐河北发展短板结合起来。京津冀区域中,河北发展是明显短板,也是发展的潜力所在。只有加快缩小河北与京津发展水平的落差,才能有效促进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实现区域生产力布局优化调整,形成我国经济发展新的支撑带、新的增长极。

数字看变化

交通:天津至保定缩短至1小时,北京至天津滨海新区缩短至1小时……京津冀1小时交通圈和半小时通勤圈初步形成,异地上班正成为现实。一批高速公路“断头路”、国省干道“瓶颈路段”正在打通或扩容。河北条公交线路已与京津实现互联互通。新机场飞行区、航站楼及配套设施项目加快建设,截至年底完成投资多亿元……

生态:3年来,以电代煤、以气代煤等工作加紧推进。目前,北京、天津、保定、廊坊主城区实现散煤“清零”,京津冀区域PM2.5平均浓度年比年下降约33%。

京津风沙源治理和太行山绿化、“三北”防护林、沿海防护林等重点生态工程持续推进,三地完成造林.8万亩。

产业:3年来,河北引进京津资金亿元,占全省同期引进省外资金的一半以上;天津引进京冀项目个、资金.74亿元,分别占全市引进外省份项目和资金的35.6%和44%。仅年,北京企业在津冀两地的投资认缴额分别增长26%和%……

新名词·新亮点

“通武廊”

北京通州、天津武清、河北廊坊,从地图上看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金三角”,简称“通武廊”。3年来,“通武廊”三地密切合作,甘当改革创新协同的“试验田”。三地签署了人才合作框架协议,推出了人才绿卡、鼓励企事业单位间科研人员双向兼职等10多项先行先试政策;还将设立“通武廊”协同发展办公室,在交通、生态、产业协作、跨界监测等方面统筹发展。

“通关一体化”

过去,由于通关流程的相对封闭和独立,企业经常需要在属地和口岸之间奔波。年7月1日,京津冀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率先在北京海关、天津海关启动,随后,石家庄海关加入,区域通关一体化模式逐步拓展至京津冀、长江经济带、广东地区。

“智慧城市圈”

在首届京津冀区域移动政务传媒峰会上,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了《京津冀“互联网+政务”发展研究报告》。报告结合新媒体的各项数据分析后指出,在京津冀新媒体的协同发展方面,北京要强化责任意识,消弭公众焦虑;天津要善用互联网思维,强化政务信息传播;河北省要亮剑城市顽疾,锻造京畿之地新印象。未来要基于“互联网+”打造京津冀政务服务矩阵,建设京津冀政府网络数据库与公共服务产品,加速京津冀三地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尝试通过PPP模式解决利益与风险问题,构建起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智慧城市圈。

世界级城市群

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这是京津冀整体四大定位中的首要目标。综观以美国纽约、美国芝加哥、法国巴黎、英国伦敦、日本东京、中国上海为中心的世界六大城市群,京津冀要跃居为新的世界级城市群,还需要在北京非首都功能有效疏解等重点领域上不断突破发展。从京津冀经济体量上看,目前三地GDP超过1万亿美元,要达到世界级城市群,经济总量未来要对标2万亿美元,这可能还需要较长时间的奋斗。

图解三地民生实惠

来源:中国城市中心文|刘晓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hqunliang.com/tlyhxbxpxbl/750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