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聊一下最近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一件事儿。去年体检时,我的血液检查结果有几项异常,例如血红蛋白水平偏低等(具体可见下图),医学上这种情况被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小细胞性低色素贫血包括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贫血和海洋性贫血。其中以缺铁性贫血最为常见,当时也只觉得是常见的轻度缺铁性贫血,问题不大,就没放在心上。直到上个月做健康体检,发现血红蛋白一下儿降到89g/L了,直接一脚踏入了中度贫血行列(女性轻度贫血:血红蛋白90-g/L,中度:60-90g/L,重度:30-60g/L),吓得我赶紧一路小跑到血液科,医生结合偏食偏瘦以及月经量增多这些情况,也认为是缺铁性贫血,建议补充铁剂,这是很常见的贫血,但切实发生在自己身上时,会感觉有点奇妙。
什么是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irondeficiencyanemia,IDA)早期症状不明显,常见的有乏力易累、精神不振、食欲减退、记忆力减退、精神不集中等(所以我这么萎靡一定不是因为懒)。可伴头晕、眼花、耳鸣等症状。血常规检测可表现为:红细胞分析显示平均红细胞体积(MCV)<80fL,平均血红蛋白量(MCH)27pg,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30%,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增高[正常为13.4±1.2)%](这里值得注意:红细胞分布宽度是增高的)。IDA的诊断并不困难,重要的是早期发现和诊断。
铁缺乏除了会导致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在体内的合成减少外,还会影响一系列的人体生理功能。研究表明铁能参与构成细胞色素及细胞色素氧化酶,参与机体电子传递,对呼吸和能量代谢都会产生重要影响;体内多种酶类活性与铁相关,体内三羧酸循环中有1/2以上的酶和其他因子只有在含铁或铁充足的环境下才能发挥正常生理功能;人体缺铁时中性粒细胞杀菌能力也会下降,免疫系统功能受损。
IDA的影响因素一、膳食因素:摄入铁不足,平时要注意膳食搭配,摄入富含铁的食物如红肉、瘦肉、蛋黄、豆类、海带紫菜等,同时膳食纤维及维生素C可促进铁的吸收。
二、妇女缺铁性贫血与其本身生理情况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月经过多、妊娠、多胎等,所以在平时要注重妇科检查,预防妇科疾病。
三、铁的生物利用率低。
IDA的治疗如果达到诊断IDA的标准,建议补充铁剂治疗,尽快改善症状,配合合理饮食,多食红肉、禽类、鸡蛋及海带紫菜等,增加蔬菜、胡萝卜维生素C的摄入,促进铁的吸收。补充铁剂是重要而有效的措施。一般以口服无机铁盐最为经济、有效,方便易行,且二价铁盐比三价铁盐更易吸收。常用的有硫酸亚铁,可同时服用维生素C,促进吸收,同时要避免和茶水同时服用(茶类和咖啡会影响铁的吸收);对于IDA的治疗,除补铁外,更重要的是分析缺铁的病因,采取针对性的纠正措施。IDA的鉴别诊断一、缺铁性贫血常和海洋性贫血鉴别:海洋性贫血是一组常染色体不完全显性遗传性慢性溶血性贫血,由于珠蛋白基因的缺陷,血红蛋白中的珠蛋白肽链有一种或几种合成减少或不能合成,导致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改变,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慢性进行性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主要分布在以广东、广西为主的长江以南地区。患者常有家族史,自幼发病,在血常规检测中,有研究表明红细胞宽度是会减低的,和缺铁性贫血形成鉴别。
二、铁粒幼细胞贫血由于原卟啉生成障碍或铁和原卟啉结合障碍导致血红素合成障碍引起的贫血,亦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其特征为骨髓幼红细胞增生,伴大量环形铁粒幼细胞出现和无效红细胞生成。
三、慢性病贫血:慢性感染、炎症及肿瘤性疾病所伴有的贫血通常称为慢病性贫血。本病以介导免疫或炎症反应的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及干扰素等)产生增多为特征,一般原发病明确,因各种原因导致的铁利用率降低,而体内铁并不缺乏。贫血也呈小细胞低色素性,但骨髓可染铁和SF均正常或增高。
参考资料:
邹尧,竺晓凡,缺铁性贫血.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5:-
黄桥梁,胡晓抒,袁宝君,缺铁性贫血研究进展.中国公共卫生..22:-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