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benchtobed慢性病

北京中科癜风医院好嘛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

“当年忠贞为国酬,何曾怕断头?如今天下红遍,江山靠谁守?

业未就,身躯倦,鬓已秋。你我之辈,忍将夙愿,付与东流?”

患者,女,67岁,主因“间断头晕、乏,力1年,加重3个月”入院。

患者于入院前1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乏力,无头痛、心悸、胸闷,无发热、咳嗽、咳痰,无腹痛、腹泻,无鼻出血、牙龈出血、黑粪、血尿等伴随症状,未予诊治。入院前3个月,无明显诱因上述症状加重,当地血常规Hb94g/L,RBC4.31X/L,WBCX/L,PLTX/L,MCV、MCH、MCHC正常,RET未查,肝肾功能和甲状腺功能正常,腹部B超示胆囊结石。骨髓(髂骨):增生明显活跃,浆细胞易见6%,为成熟浆细胞。患者自发病以来睡眠、饮食、二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类风关病史9年,双腕、踝关节肿胀、疼痛伴晨僵,平日间断服用小剂量泼尼松(5-15mg)治疗。

查体:生命体征稳定,无血液系统疾病体征。双手腕关节及掌指关节活动受限,双下肢不肿。

入院血常规:Hb87g/L,RBC3.58X/L,WBC7.14X/L,PLTX/L,GR54%,LY40%,贫血四项正常。铁四项:血清铁:8.4umol/L,TIBC28.6umol/L,UIBC20.2umol/L。风湿免疫全项及血清蛋白电泳、免疫固定电泳:IgGmg/dl,IgAmg/dl,CRP8.25mg/dl,kapmg/dl,Lamdamg/dl,RF(+),ESRmm/h,未见M蛋白,余正常。骨髓(胸骨):三系增生,浆细胞1.5%。铁染色:外铁(-),铁幼粒15%,巨噬细胞内铁增加。全身骨骼SPECT:未见多发性骨髓瘤图像;关节炎性病变。

诊断为:慢性病贫血和类风湿关节炎。

治疗:曲安西龙12mg,qd;EPOU,皮下注射,每周3次;爱诺华20mg,qd,甲氨蝶呤10mg,1/w,莫可比7.5mg,bid。后Hb进行性升高,4周后复查血常规:Hbg/L,RBC4.77X/L,WBC10.8X/L,PLTX/L,好转出院。

血液科主治医师:

该患者慢性病贫血、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成立。患者平日有多个(3个以上)关节对称性肿痛且持续数年,伴有晨僵;实验室检查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类风湿因子(+);骨骼ECT显示双侧腕、肘、髋、膝、踝关节炎性病变,故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成立。慢性病贫血也符合相应诊断标准。但患者由于同时存在贫血、全身关节疼痛及骨浆细胞增高,并且又是老年人,故应注意与多发性骨髓瘤鉴别诊断。多发性骨髓瘤为恶性浆细胞疾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多发于老年人,多有骨痛、贫血等临床表现。骨髓检查浆细胞增高,非成熟浆细胞,应有全身骨骼破坏表现。除未分泌型外均应有M蛋白。该患者不符合多发性骨髓瘤表现,其骨髓中浆细胞比例虽增高,但均为成熟浆细胞,考虑应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造成骨髓中反应性浆细胞增高,而贫血、关节痛则可分别用慢性病贫血及类风湿关节炎解释。

慢性病贫血(anemiaofchronicdisease,ACD),也被称为“炎症性贫血(anemiaofinflammation,AI)”,指伴发于慢性感染、炎症及一些肿瘤的轻至中度贫血,但有时也可表现为轻度低色素、小细胞贫血。

发病率仅次于缺铁贫。

特点:血清铁浓度降低、转铁蛋白水平正常或降低,铁蛋白水平正常或升高。

发病机制:

EPO分泌相对不足及作用钝化

血液系统肿瘤及实体瘤合并贫血的研究结果与之类似,提示ACD患者骨髓反应性代偿不足的一个可能原因就是EPO生成相对不足。支持这一假说的实验有:体外实验发现IL-1、TNF-a通过产生氧自由基而下调转录因子GATA-1(EPO启动子),直接抑制EPO表达。

红细胞破坏/寿命缩短

有学者发现将ACD患者红细胞输注到正常人体内,红细胞寿命是正常的,但正常红细胞输注到ACD患者体内则红细胞寿命缩短,提示是由于细胞外因素导致红细胞破坏增多。ACD中大量细胞因子进一步激活了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及脾脏滤过功能,导致对轻微受损的红细胞破坏增加,这一发现也与ACD外周血中以年轻红细胞为主吻合。

铁代谢异常及铁限制性红细胞生成

ACD发病机制研究中,里程碑式的标志是铁代谢研究的进展,ACD患者网状内皮系统细胞摄取铁增多并引起细胞内铁蓄积,导致循环铁转入网状内皮系统,继而红系前体细胞可利用的铁减少,引起铁限制性造血。

稳定状态下机体每日约20-25mg铁进入血浆/转铁蛋白池,几乎均来自巨噬细胞内的衰老红细胞铁再循环以及肝细胞的铁储存,仅1-2mg铁来自饮食。上次我们也分享了红细胞-巨噬细胞岛的形态学,一定程度上也对此进行了解释。炎症状态下,IL-6诱导铁调节蛋白hepcidin生成,随之hepcidin抑制铁释放导致血清铁降低,hepcidin与巨噬细胞及肠上皮细胞膜的ferroprotin分子结合,并且诱导其内化及降解,后者是铁释放的唯一输出方式。总之,炎症越重,hepcidin浓度越高,ferroportin浓度越低,肠细胞、巨噬细胞及肝细胞铁输出越少。

红系前体细胞增殖受损

ACD患者红系前体细胞增殖及分化受损与细胞因子如干扰素家族及IL-1有关,其中IFN-y是最强的抑制前体细胞的因子。

总结:

1、几乎所有的慢性炎症、感染或肿瘤都可导致贫血,Hb通常8g/dl(80g/L),除非有其它加重贫血的机制;

2、发病机制有:EPO分泌相对不足,红细胞破坏/寿命缩短,铁代谢异常及铁限制性红细胞生成,红系前体细胞增殖障碍等;

3、贫血通常是正细胞性或小细胞性;

4、血清铁和转铁蛋白通常减低,铁蛋白正常/升高;

5、治疗基础病,适当加EPO。

参考资料

1、《临床病例会诊与点评血液学分册》

2、《血液病学》(第2版)

3、


转载请注明:http://www.whqunliang.com/tlyhxbxpxys/729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