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有关通州的十三五规划调整的新闻,让大家议论纷纷。通州这是要凉的节奏,真相到底是什么?
文件完整版原文如下:
一、调整发展定位
将原规划中“市行政副中心、国际商务新中心、文化发展创新区、和谐宜居示范区”的发展定位调整为“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
二、调整发展布局
将原规划中“一城一河两组团”调整为“一城一带一轴多点”。一城,即北京城市副中心平方公里范围;一带,即以大运河为依托的文化发展带;一轴,即沿东六环路形成的创新发展轴;多点,即副中心外围多个特色小城镇。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01
关于调整的分析
大家有争议的焦点在定位的调整上。原来的定位是什么?
市行政副中心、国际商务新中心、文化发展创新区、和谐宜居示范区的发展定位,现在调整成了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
乍一看,似乎是商务中心与文化发展创新区被拿掉了,降级了。
其实不是这样的。这个十三五的规划到了年就要“期满”了。
它开始于年,五年计划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三年半了,这三年半发生了太多的事。包括北京城市副中心的确定,以及详细规划的面世。
早前规划里的内容只涉及到了通州的一亩三分地,并没有京津冀协同的大战略在里边。
情况发生了变化的状态下,调整早前的规划相当于内容更新。
其实早前的五年计划,已经被“装进”了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具体规划,其平方公里的设计里已经涵盖了,文化旅游和商务服务(上图),包括行政中心这一事实地位。
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要区分: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通州是两个概念,通州是平方公里,副中心是平方公里。这次的调整,主要指向的是一城(城市副中心平方公里)之外的区域的规划与定位!降级之说是没有根据的!
02
通州最好的区域在哪里?
行政区域并不复杂,它一定是存在一个中心的。而通州的中心区域是平方公里的北京城市副中心。
底层的逻辑很简单,市政府所在的区域发展肯定不会错。
其实在确定了北京要向东发展以后,哪里会更好,看地图更是一目了然。
上图蓝色的虚线是通州的范围,以天安门为中心,大概南北三四环所处的位置,向东推进,两个红色箭头夹住的通州区域的部分,位置是不错的。
它们其实基本上就包括了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所在范围。
而北京市政府处于以天安门为起点的向东的直线上,几乎是在东西走向的一条纯直线上。只是位置上略向南一点点。
未来的通州最好的区域,其实就是围绕北京市政府为中心,向外扩散的。理论上当然是距离它越近越好!
03
两个千年大计
北京的定位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而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有商务服务区和文化旅游区,与北京的定位相匹配的。
首都与北京将正式分离,分离之后的北京核心区域便是现在的北京城市副中心。而过去以天安门为核心的老核心区,正式成为“首都核心区”。
它的定位是首都的功能!而聚集在北京的众多非首都定位的资源,将被疏解到雄安新区。
而之所以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会诞生,主要肩负三个使命: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解决大城市病,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我们把这种设计总结为内部转移和外部转移,内部转移其实就是转到北京城市副中心,而外部转移是转到雄安新区。
两个千年大计落地以后,既有利于北京解决自身的问题,更有利于天津与河北协同发展。不过资源有限,最受益的肯定是北京城市副中心,其次是雄安新区,然后是天津。最后才是与它们关联密切的区域。其它打着京津冀协同的利好的地方,其实只剩下概念了!
?end?
如果喜欢此文
欢迎随手点赞转发
精彩推荐
房价不准降!这份文件背后的真相太残酷!
风口已打开!中国都市圈的投资标杆来了!
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中国楼市会有巨大调整?
更
多
咨
询
请添加分析师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