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三年来,全国人大代表、奥盛集团董事长汤亮致力于“健康扶贫”事业,与毕节山区有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贫困家庭“结缘”,医院的医护人员,在患儿的“治疗窗口期”,倾全力给予免费手术救助,使一大批因病致贫的家庭,摆脱病魔阴影,走上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光明大道。全国人大代表汤亮参加全国人代会。(汤亮供图)
贵州毕节地区处于云贵高原的乌蒙山区,与东海之滨的上海遥隔千山万水。全国人大代表、奥盛集团董事长汤亮多次来到贵州毕节山区,发现高原地区有不少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由于当地缺医少药,错过治疗的最佳窗口期,患儿最后终身失去劳动能力,直接导致整个家庭长期无法脱贫。
许多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父母抱着病孩,拉着汤亮的手,反复呼救:“有啥办法救救孩子?”这情景,使在场的人无不心如刀绞!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汤亮说:“这句话让我感触特别深。全民健康的核心就是儿童健康。一个家庭中,孩子是全家人的希望,如果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不及时医治的话,将会给家庭带来毁灭性的灾难,这个家庭还如何脱贫?”
三年来,汤亮致力于“健康扶贫”事业,与毕节山区有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贫困家庭“结缘”,医院的医护人员,在患儿的“治疗窗口期”,倾全力给予免费手术救助,使一大批因病致贫的家庭,摆脱了病魔的阴影,走上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光明大道。
他经常对“健康扶贫”的团队成员说,对于毕节山区的贫困家庭来说,只有“健康扶贫”,才能拔了“穷根”,收到精准脱贫的功效。
“健康扶贫”,给贵州毕节患儿送去“心健康”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成功率已经大大提高,如果治疗及时,大多数患儿今后的生长发育不受影响,他们完全可以和正常人一样,胜任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关键的问题是,必须抢在治疗的“窗口期”进行手术救助。
年8月,上海奥盛慈善基金会与毕节市卫计委签署项目合作协议。在为期三年的项目合作期限内,将通过培训、进修、带教等一系列“授人以渔”的项目实施,帮助毕节市培养“先心病”的发现、诊断、救治的技术力量,援建毕节市“先心病”的筛查网络,建立救治平台及绿色通道。
汤亮带领慈善基金会团队,以“健康扶贫”为发力点,对准了贵州毕节山区的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高发现象,以“心健康”为主题,医院医院,开展“儿童先心病筛查救治公益项目”。他们在毕节市卫健委的大力支持下,深入农村,走家访户,大面积筛选“适诊”患儿。只要患儿尚处在医疗窗口期内,就由上海专家医生免费紧急手术,给予治疗救助。
全国人大代表汤亮看望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汤亮供图)
8月25日,医院小儿心血管内科专家陈笋教授为9名患儿成功施行了手术治疗。在专家义诊和手术治疗现场,有许多感人的场面让汤亮终身难忘。
有一个小男孩手术后,睁开眼睛的第一句话就是“谢谢叔叔!”有一对夫妇的小女儿获得救治后,懂事的孩子第二天就手捧一束野鲜花,敬献给医护人员。许多病孩的父母更是动情地对汤亮说:这下总算放下了心中的一块大石头,可以安心务农奔小康了。
汤亮说:“我看到一批批患儿重获新生,从此可以健康成长,彻底消除了拖累家庭脱贫的最大阻碍,打心底感到高兴!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能够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尽早恢复健康,一家人勤劳致富就有了希望,好日子就有了奔头,我们的付出就有了价值!”
健康扶贫,“输血”之外更要“造血”。汤亮发起并亲力亲为的“心健康”扶贫行动,除了现场筛查和义诊义疗外,还建立“心健康”公益项目的网络平台,利用互联网的远程优势,努力促成上海知名医生专家培训带教当地的医务人员,实施“授人以渔”项目。同时,织密一张可以覆盖毕节及周边高原地区的新生儿和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筛选网络,将一个技术先进的救治平台及绿色通道,带到了毕节山区患儿们的身边,绝不让这些孩子的生命绽放“定格”在年幼时。
年8月,上海奥盛慈善基金会与毕节市卫计委签署项目合作协议。除了现场筛查和义诊义疗外,还建立“心健康”公益项目的网络平台,利用互联网的远程优势,努力促成上海知名医生专家培训带教当地的医务人员。(汤亮供图)
年1月25日,毕节市人民政府特地给汤亮和奥盛集团发来了感谢信。信中写道:你们为毕节的卫生健康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你们的支持和帮助,将永载毕节发展史册,毕节人民将永远铭记。
“我创业20多年,离不开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我要懂得感恩,把社会责任放在置顶位置,积极致力于扶贫济困的慈善事业,以涓埃之力努力回报社会。”汤亮说。
带领年轻人去扶贫,重塑他们的“三观”
关心社会每个人,莫以善小而不为。以一己之力帮助别人,其实就是在修炼自己的慈善情怀。这是汤亮创办慈善基金会的宗旨和目标,也是他创业20多年来一贯秉持的慈善理念。
汤亮说:通过“心健康”公益项目,为全国的脱贫攻坚,尤其是“健康扶贫”出一把力,是企业回报社会的责任,也是锻造企业员工思想、升华员工精神境界的一个良机。
因此,奥盛集团在开展“心健康”公益活动时,特意组织了年轻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一起奔赴贵州毕节山区当扶贫攻坚的志愿者。汤亮对他们说:“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空话,就是要从小处着手,从具体的一件善行做起。
不少青年员工,生平第一次来到贫困山区,第一次深入贫困家庭,更是第一次面对面地为贫困家庭的儿童服务。他们亲身经历后,虽然只有几天时间,但是思想上感受到了强烈的震撼。特别是青年员工看到一些天真烂漫的患儿朝他们伸出求助的双手时,更是激发了他们助力全民脱贫的责任心。
这些参与健康扶贫的青年人纷纷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