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缺铁性贫血病因检查

病因

1.需铁量增加而铁摄入不足

多见于婴幼儿、青少年、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婴幼儿需铁量较多,若不补充蛋类、肉类等含铁量较高的辅食,易造成缺铁。青少年偏食易缺铁。女性月经增多、妊娠或哺乳,需铁量增加,若不补充高铁食物,易造成IDA。

2.铁吸收障碍

常见于胃大部切除术后,胃酸分泌不足且食物快速进入空肠,绕过铁的主要吸收部位(十二指肠),使铁吸收减少。此外,多种原因造成的胃肠道功能紊乱,如长期不明原因腹泻、慢性肠炎、克隆病等均可因铁吸收障碍而发生IDA。

3.铁丢失过多

慢性长期铁丢失而得不到纠正则造成IDA。如:慢性胃肠道失血、月经量过多、咯血和肺泡出血、血红蛋白尿等。

临床表现

1.缺铁原发病表现

如妇女月经量多、消化道症状、肠道寄生虫感染导致的大便性状改变、肿瘤性疾病的消瘦、血管内溶血的血红蛋白尿等。

2.贫血表现

乏力、易倦、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心悸、气短、纳差、苍白、心率增快。

3.组织缺铁表现

精神行为异常,如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异食癖;体力、耐力下降;易感染;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口腔炎、舌炎、舌乳头萎缩、口角皲裂、吞咽困难;毛发干枯、脱落;皮肤干燥、皱缩;指(趾)甲缺乏光泽、脆薄易裂,重者指(趾)甲变平,甚至凹下呈勺状(反甲)。

检查

1.血象

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片中可见红细胞体小、中心浅染区扩大。网织红细胞计数多正常或轻度增高。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可正常或减低。

2.骨髓象

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以红系增生为主,粒系、巨核系无明显异常;红系中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其体积小、核染色质致密、胞浆少、边缘不整齐,有血红蛋白形成不良表现(“核老浆幼”)。

3.铁代谢

骨髓涂片用亚铁氰化钾(普鲁士兰反应)染色后,在骨髓小粒中无深蓝色的含铁血黄素颗粒,在幼红细胞内铁小粒减少或消失,铁粒幼细胞少于0.15;血清铁蛋白降低(12μg/L);血清铁降低(L),总铁结合力升高(64.44μmol/L),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15%)。sTfR(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浓度超过8mg/L。

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在线咨询



转载请注明:http://www.whqunliang.com/tlyhxbxpxys/3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