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健科普宝宝贫血,该如何应对

孩子白白胖胖的,却被诊断为贫血。当家长的,显然被这种情况整懵了:为什么生活条件这么好,孩子还会出现贫血呢?该怎么应对呢?

宝宝贫血的四大原因

如今生活条件普遍提高了,孩子出现贫血主要有以下4种原因。

哺乳期宝宝可能出现生理性贫血。一般来说,宝宝出生1个月~4个月后,会出现生理性贫血。原因是婴幼儿生长发育很快,对铁的需求量很大,而宝宝出生时经母体储存的铁,一般会在出生3个月后消耗完,如果这一阶段母乳或奶粉不能提供足够的铁,就容易导致宝宝出现生理性贫血。

未及时添加辅食。宝宝6个月后,就该添加辅食了。这一时期如果家长未及时给宝宝添加辅食,也会导致宝宝的铁摄入量不足,导致缺铁性贫血。

宝宝生长速度过快。虽然摄入了一定量的铁,但是宝宝生长发育速度过快,也可能导致缺铁性贫血。

挑食。一些宝宝有挑食的毛病,不喜欢吃绿叶蔬菜、动物内脏等,这可能造成孩子因缺乏叶酸和维生素B导致细胞核酸代谢障碍,诱发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对宝宝贫血不可大意

宝宝贫血有很多危害。缺铁性贫血会导致儿童智力发育落后和行为异常改变,婴幼儿时期发生的缺铁性贫血,甚至会导致不可逆的损害。

家长一旦发现宝宝皮肤黏膜苍白(如口唇、脸色苍白),注意力不集中、反应变慢、烦躁不安或精神不振、运动减少、食欲减退、头晕、眼前发黑等症状,就要考虑贫血的发生,应及时带宝宝就医。

合理膳食可纠正轻微贫血

家长应重视宝宝的合理喂养,对于症状较轻的贫血,一般通过食补即可纠正。

由于母乳中的铁容易被婴儿吸收,应尽量选择母乳喂养。如不能母乳喂养,要尽量选择铁含量丰富的婴儿配方奶粉。

宝宝6个月左右时,要开始适量添加辅食。小一点的宝宝可以通过鸡蛋黄和猪肝酱等来补充铁,大点的孩子可以适量添加肉泥、肉松或动物血来补充铁。

对于非哺乳期的宝宝,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进行调理。一般来说,肝、血、豆类、肉类(牛肉、羊肉、鱼肉等)、绿叶蔬菜、杏、桃中含铁较多,可以适当多补充一些。

给宝宝添加辅食时,应遵循从一种到多种、从少到多、从稀到稠的原则,按照宝宝的消化能力逐渐增加。

如果孩子贫血较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含铁糖浆、小儿铁锌钙颗粒、补血颗粒等药物。

审稿专家: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医师马占敏

来源:河南省健康中原服务保障中心

供稿:融媒体部

作者:吴玉玺

责任编辑:袁馨




转载请注明:http://www.whqunliang.com/tlyhxbxpxyf/1062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