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中心城区的老城重组”、“市级机关搬迁”、“疏解非首都功能”等近期环京一系列的重磅利好。尤其是北京领导班子正式搬迁以来,环京的利好骤然之间呈现“井喷”态势。
除了上述一系列环京的重磅利好之外,这次的考察中还提出了一项很重要的要求,称,“要破除制约协同发展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构建促进协同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保障”。对此,外界有观点认为,“打破行政壁垒”或意味着环京部分区域将调整行政区划。
对于类似观点,环京早已有之,如北三县划通州,以及网传的所谓“北三特区”,还有京南方面的固安划大兴,以及更靠谱一点的“固、永撤县设区”、廊坊“都市区”等提法。对于环京的行政区划调整,坊间的各类传闻从来都没断过。那么,到底,这种传闻有无可能实现呢?再次强调“打破行政壁垒”,对环京的行政区划调整来说,是否是利好呢?
环京调整区划,短期应无可能
首先,关于环京区划调整,“短期应无可能,远观或有希望”。短期来看,北三县与通州及副中心的“三统一”,其实就已经告诉我们了。政策既然“统一”,区划调整的意义就不大了,否则,就直接调整区划了。“三统一”等政策,对于“划京说”,是直接的否定。但从实质上来看,调不调整区划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实质上两地已经“统一”了,只是名分上未“统一”而已。
但中长期来看,调整区划也不无可能。近一两年,官方总在说“百年未有之变局”,这个立论是基于我国的外部情势的,说的是全球,立论不在国内。但外部情势既然有如此之“变局”,国内又岂有不变之理。雄安新区这一千年大计就发生在当时代,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所以,也不必中长期,可能就在几年之后,环京的区划调整或许就有可能到来。
环京调整区划,远观或有希望
更重要的是,从前段时间国务院公布的最新的《行政区划管理条例》来看,环京也完全有理由调整行政区划,来更好的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其中,最新一版的《行政区划管理条例》对“行政区划调整”给出了“三大方针”,即“行政区划调整,必须坚持与国家发展战略相互适应,注重区域协调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方针”。
这一版《行政区划管理条例》与版相比,在行政区划调整的必要性和原则上做了丰富的说明,并强调了“为了推进国家发展战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可以适时调整行政区划”。这说明,在态度上是支持的。
具体来看,《条例》中明确提到,“行政区划调整,必须坚持与国家发展战略相互适应”,而目前我国的发展战略都有哪些呢?根据十三五的规划,有三大国家发展战略,分别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战略。
其中,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被我们所熟知,新机场、副中心及雄安新区横空出世,这三大核心工程也恰是环京的三大核心利好源。在大政方针上,环京符合调整行政区划的硬性条件。
另外,根据最新《条例》要求,“当行政区划变更隶属关系或者界限时,应当考虑经济发展、资源环境、人文历史、地形地貌及治理能力等情况”。这一条与环京的情况也非常符合。具体的如北三县,其在历史人文、地形地貌、资源环境等情况上都是有很深的渊源。
早期的北三县,其实也正是通州的一部分,年以后从通州划分出去。但也由于两地的分离,客观上也造成了两地经济发展、治理能力等方面的差距,如真能够实现区划调整的话,那么,当然能最大力度上弥补北三县的不足。
另外,在年的11月21日,通州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通州区区长张力兵就强调,年将完成重点区域行政区划调整,满足北京市委市政府搬迁过后的需要等。
由此可见,环京区域调整行政区划并非就一定没有可能。而一旦调整区划落实,又必然将对北三县、通州的居民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来源:环京快讯
来源中国铁建地产集团
本文话题
随便唠
(在评论区留言吧)
-END-
通州八通网终于轮到这24村啦,看看哪里收益!通州八通网通州巨变!未来40万人东迁!通州八通网开拆!涉及57个村!给小编加个鸡腿,点个好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