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明确了“一核一主一副”的城市空间布局。其中,“一副”即指北京城市副中心。
今天上午,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草案)》。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主任张维介绍,目前,《副中心详细规划》已经形成阶段性成果。
一
重点处理好三组关系
“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北京新两翼的一翼,将着力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张维表示,规划将重点处理好副中心与中心城区的关系,与副中心外围地区的关系,与城市东部地区和通州周边地区的关系。
二
城市特色:水城共融、蓝绿交织、文化传承
张维介绍,年,北京市组织开展了副中心总体城市设计和重点地区详细城市设计方案征集工作,在12家中外联合设计机构的方案基础上,采纳各方亮点与智慧,汇总形成城市设计综合成果。
《副中心详细规划》充分吸收、融合了城市设计综合成果的主要内容,落实“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多组团集约紧凑发展的生态城市布局”的要求,遵循中华营城理念、北京建城传统、通州地域文脉,形成“一带一轴多组团”的空间结构。张维表示,城市副中心将突出水城共融、蓝绿交织、文化传承的城市特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绿色交通、生态市政、民生共享、风貌景观等专项系统的多规合一,形成一张规划蓝图。
规划管控方面,张维介绍,将研究建立一套切实有效的规划管控体系,强化由管控图则、设计导则、技术准则和三维智慧信息平台组成的“三则一平台”,为后续规划审批管理提供支撑。
三
促进行政功能与其他城市功能有机结合
张维表示,副中心将紧紧围绕承接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疏解,促进行政功能与其他城市功能有机结合,以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为主导,形成配套完善的城市综合功能。具体来说:
一是发挥行政办公区的示范带动作用,有序推动中心城区市级党政机关和市属行政事业单位搬迁,带动中心城区其他相关功能和人口疏解。
二是依托运河商务区和副中心综合交通枢纽等地区,加强商务服务功能的细化落实,制定详细的准入门槛、激励政策与退出机制,重点承接部分中心城区商务服务功能。
三是充分发挥通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优势,以文化旅游区和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为重点,促进文化与传统、文化与科技、文化与时代的融合。
四是围绕三大主导功能形成高品质的城市综合功能,依托城市绿心、家园中心营造宜居的居住环境,建设优质的公共服务设施,为居民提供更多优质公共服务。
四
城市综合交通、职住平衡、公共空间多点发力
“副中心建设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落实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要求,用最先进的理念和国际一流的水准来规划建设管理。”张维介绍,规划将从城市综合交通、职住平衡、公共空间等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