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试练手丨病例问答第二十五期

男性,40岁。逐渐乏力、心慌2个月来诊,病后偶有上腹部不适,进食正常,体重略有下降,大小便正常,既往体健。查体:贫血貌,皮肤未见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无黄染,心肺腹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化验Hb78g/L,MCV75fl,MCHC29%,WBC7.2×10^9/L,分类见中性粒细胞70%,淋巴细胞30%,Plt×10^9/L。粪便隐血阳性。

1.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缺铁性贫血

B.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C.慢性病性贫血

D.肾性贫血

2.下列检查中,对诊断意义最小的是

A.尿常规

B.血清铁和铁蛋白测定

C.骨髓细胞学

D.消化道内镜

3.下列符合该患者铁代谢异常的结果是

A.骨髓细胞内铁减低、外铁增高

B.骨髓细胞内、外铁均减低

C.骨髓细胞内铁增高、外铁减低

D.骨髓细胞内、外铁均增高

男性,48岁。间断全身轻度水肿5年,加重伴视物模糊1天入院。测血压/mmHg,化验尿蛋白(++),尿沉渣镜检RBC8~10/HP,24小时尿蛋白定量1.3g,血Crμmol/L。

1.该患者首选的治疗措施是

A.血液透析

B.限盐、低蛋白饮食

C.利尿治疗

D.降压药物治疗

2.该患者目前不适宜选用的治疗药物是

A.卡托普利

B.硝苯地平

C.氢氯噻嗪

D.呋塞米

3.病情稳定后,为明确诊断,最重要的检查是

A.眼底检查

B.肾动态显像

C.肾穿刺活检

D.双肾B型超声

男性,50岁。间断双下肢水肿伴蛋白尿10年,乏力、纳差、恶心1周,刷牙时牙龈出血伴皮肤碰后发青3天入院。入院时测血压/90mmHg,化验血Hb80g/L,WBC6.4×10^9/L,Plt×10^9/L。蛋白尿(++),尿比重1.,尿糖(±),偶见颗粒管型。血Crμmol/L。

1.该患者血肌酐升高的最可能病因是

A.慢性肾小球肾炎

B.肾病综合征

C.高血压病肾损害

D.糖尿病肾病

2.该患者贫血最可能的原因是

A.失血因素

B.慢性溶血

C.红细胞生成素减少

D.营养性造血原料不足

3.该患者出血倾向最可能的原因是

A.血管脆性增加

B.血小板功能减低

C.凝血因子缺乏

D.纤溶亢进

病例问答-第二十四期答案与解析

男性,55岁。3个月来乏力,面色苍白。化验血Hb62g/L,WBC3.2×10^9/L,分类N66%,L30%,M4%,Plt68×10^9/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粒细胞4%,成熟粒细胞分叶过多,胞浆内颗粒少,红系有巨幼样变,全片见巨核细胞54个,易见小巨核细胞,骨髓铁染色见环状铁粒幼细胞11%,染色体检查见—7,诊断为MDS。

1.答案:A.RA

解析:该中年男性患者诊断为MDS(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因其骨髓中原始粒细胞5%,骨髓铁染色见环状铁粒幼细胞15%,所以按照FAB分型,该例MDS最可能的类型是难治性贫血(RA)型

2.答案:C.RCMD

解析:WHO提出了新的MDS分型,将RA型中伴有2系或3系增生异常者单独列为难治性细胞减少伴多系增生异常(RCMD),该患者有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3系减少,因此,按照WHO新的分型,该例MDS最可能的类型是RCMD

3.答案:B.联合化疗

解析:MDS的治疗比较困难,可采用支持治疗、促造血治疗(包括司坦唑醇、红细胞生成素)、诱导分化治疗(如应用全反式维甲酸)等,到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若为RAEB、CMML、RAEB-t或转化为急性白血病可考虑采用联合化疗,因为该患者为RA、RCMD型,所以尚不宜选用联合化疗。

男性,38岁。1个月来头晕、乏力,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患者。化验血Hb75g/L,网织红细胞18%,WBC5.5×10^9/L,Plt×10^9/L,尿胆红素阴性,尿胆原强阳性,尿Rous试验阴性,血总胆红素36μmol/L,直接胆红素5.8μmol/L。

1.答案:C.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解析:该中年男性患者无明显原因出现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无贫血家族史,化验有贫血,网织红细胞明显增高,有溶血性黄疸,肯定患者为溶血性贫血,海洋性贫血和G6PD缺乏症均为遗传性,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常有全血细胞减少,尿Rous试验阳性,因此最可能的诊断是C选项。

2.答案:A.Coombs试验

解析:有助于进一步诊断的检查是Coombs试验

3.答案:B.糖皮质激素

解析:首选的治疗是糖皮质激素,疗效不满意时才考虑切脾治疗

男性,32岁。乏力伴皮肤反复出现紫癜3个月。既往体健。查体:巩膜无黄染,胸骨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化验血Hb80g/L,RBC2.7×10^12/L,WBC3.1×10^9/L,分类中性粒细胞38%,淋巴细胞60%,单核细胞2%,Plt28×10^9/L,骨髓增生活跃,淋巴系占60%,成熟浆细胞占8%,组织嗜碱细胞占4%,全片见巨核细胞1个,血Ham试验(-)。

1.答案:B.再生障碍性贫血

解析:该患者血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均减少,呈现全血细胞减少,白细胞分类计数示淋巴细胞比例增高,骨髓虽然增生活跃,但淋巴细胞、浆细胞和组织嗜碱细胞等非造血细胞比例增高,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所以最可能的诊断是再生障碍性贫血

2.答案:C.应用雄性激素

解析:该例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于慢性,首选治疗是雄性激素,可促进骨髓造血

3.答案:D.血小板

解析:治疗最难恢复的是血小板,其余还有可能恢复

上期的题戳??病例问答-第二十四期你答对了吗?这期的题又是不是都会了呢?本期答案与解析,小编会在下期公布,敬请期待哦~

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哪里好
皮肤病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whqunliang.com/tlyhxbxpxwh/4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