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再来回顾病历
[病例摘要]
男性,56岁,心慌、乏力两个月
两个月前开始逐渐心慌、乏力,上楼吃力,家人发现面色不如以前红润,病后进食正常,但有时上腹不适。不挑食,大便不黑,小便正常,睡眠可,略见消瘦,既往无胃病史。
查体:T36.5℃,P96次/分,R18次/分,Bp/70mmHg,贫血貌,皮肤无出血点和皮疹,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无黄染,心界不大,心率96次/分,律齐,心尖部Ⅱ/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肺无异常,腹平软,无压痛,肝脾未及,下肢不肿。
化验:
血常规:Hb75g/L,RBC3.08×/L,MCV76fl,MCH24pg,MCHC26%,WBC8.0×/L,分类中性分叶69%,嗜酸3%,淋巴25%,单核3%,plt:×/L,网织红细胞1.2%;
大便隐血(+),尿常规(-);
血清铁蛋白6μg/L,血清铁50μg/dl,总铁结合力μg/dl
这就是患者病历资料。
由患者的病历资料,我们都知道这是一个“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结合患者铁代谢指标,我们可以得出“缺铁性贫血”的诊断。
我们的问题就是,患者的缺铁性贫血原因是什么?
我们来看看临床狗们的答案是
43%的人说是消化道肿瘤
我们再来分析分析
一、诊断及诊断依据
(一)诊断
1、缺铁性贫血
2、消化道肿瘤可能大
(二)诊断依据
1、贫血症状:心慌、乏力;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大便隐血(+);有关铁的化验支持诊断
2、病因考虑消化道肿瘤:依据:中年以上男性,有时胃部不适,但无胃病史;逐渐发生贫血,体重略有减轻
二、鉴别诊断
1、消化性溃疡或其他胃病
2、慢性病性贫血
3、海洋性贫血
4、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三、进一步检查
1、骨髓检查和铁染色
2、胃镜及全消化道造影、钡灌肠或肠镜(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再定)
3、血清癌胚抗原CEA
4、腹部B超或CT
四、治疗原则
1、去除病因,若为消化道肿瘤应尽快手术
2、补充铁剂
3、若手术前贫血仍重,可输浓缩红细胞
经过上述的临床分析后,并与患者家属沟通后,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给患者进行了肠镜检查加病理活检。
经过肠镜检查加病理检查:患者乙状结肠癌
其实人的大肠包括结肠发生肿瘤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较长时间,我们看看发生过程的下面的两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