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男,50岁,面色苍白、乏力2年。体检:贫血貌。化验:血红蛋白(Hb)60g/L,网织红细胞(RC)0.8%,平均红细胞体积(MCV)75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22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28%。该患者最不可能的贫血原因是
A.痔疮
B.慢性胃炎
C.偏食
D.反复鼻出血
E.骨髓衰竭
2.在缺铁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中,最先降低的实验室指标是
A.红细胞体积
B.血清铁
C.血清铁蛋白
D.总铁结合力
E.骨髓铁粒幼细胞
3.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其疗效指标最早出现的是
A.血红蛋白上升
B.红细胞数上升
C.红细胞比容上升
D.网织红细胞数上升
E.铁蛋白上升
4.关于缺铁性贫血特点错误的是
A.血清铁降低
B.总铁结合力升高
C.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
D.铁蛋白降低
E.骨髓细胞内铁增多
5.缺铁性贫血好发人群包括
A.妊娠妇女
B.月经期妇女
C.婴幼儿
D.儿童
E.以上均是
答案与详解
第1题
E
患者诊断为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常见原因为1.摄入不足而需要量增加,选项C属于摄入不足;2.丢失过多,选项A、D均会出现丢失过多;3.吸收不良,选项B,如胃肠手术后、慢性胃炎等。本题患者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说明骨髓造血良好,没有出现骨髓衰竭表现。
第2题
C
血清铁蛋白是体内贮备铁的指标,低于12μg/L说明体内储存铁降低,是缺铁性贫血最早出现的实验室指标异常。
第3题
D
口服铁剂有效的表现先是外周血网织红细胞数5~10天上升,高峰在开始服药后的7~12天,2周后血红蛋白开始上升,一般2个月左右恢复正常。
第4题
E
缺铁性贫血的血清铁8.95μmol/L,总铁结合力64.44μmol/L,转铁蛋白饱和度15%,铁蛋白12μg/L。
骨髓有核红细胞体积小,细胞外铁减低或消失,细胞内铁减低。
第5题
E
好发人群:妊娠妇女、月经期妇女、婴幼儿和儿童是高发病人群,其中2岁以下婴幼儿和生育年龄妇女患病率最高。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