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融深还有戏吗通州与北三县早已指名了方

惠州,一定是今年大湾区躺赢的城市,至少交通和楼市上是这样。

连接深圳的高铁、城际、地铁一次增加了4条,新房卖了十几万套,深圳客占比也上升到了一半以上。

但惠州又是充满争议的,年初炒的热火朝天的扩容,最后也没有兑现。

就连期待多年的深圳地铁14号线惠州段,眼看着确定了,最近惠州的一句“目前不具备地铁建设条件”似乎也要黄了。

甚至最近有网友表示50万在惠州买的海景房,一年去看一次海,4年过去了,房价一点都没涨,每年还要交多的物业费。

扩容梦碎、地铁要黄、市场疲软,充满质疑的惠州还能翻身吗?年还能买入吗?

01.

深圳扩容梦碎

临深房价会大跌,投资客紧急撤离?

今年能刺激深圳客冲向惠州买房的两个因素,一定是扩容+地铁。

年初开始,因为深圳扩容的猜测,大批深圳客开始布局惠州最临区域,进而带动了整个惠州楼市的上行。

从今年上半年购房者画像来看,深圳客占比达62%,是惠州本地客的两倍还多,在惠州买房的人,有一大半是深圳客。

然而等到深圳特区40周年大会时,没等来扩容,却等到了扩权,扩容梦暂且告一段落。一时间置业者傻了眼,纷纷表示惠州临深房价将会大跌,投资客要紧急撤离。其实坊间对深圳扩容的呼吁,更多是出于空间发展的考虑,如果深圳不扩容,空间问题下所产生的的高房价等又该如何解决?

深圳市经济学会副会长/深职院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邓志旺表示,解决深圳空间不足有两个方面:

一个是从内部挖掘空间,像现在深圳不断地提高容积率、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

另一方面是想办法跟周边的城市共同谋发展,把深圳的一些城市功能转移到周边城市,像深汕合作区就是其中的一种方式,更期待的当然是在惠州、在东莞也有一些类似的合作。

邓志旺

东莞已经提出了深莞融合示范区的理念,惠州惠阳也有提出一些合作的意向。但总体来看还没有达到预期合作的高度,比如统一规划,甚至将空间划给深圳来管理等等,所以会跟大家的期望有一个比较大的距离。

目前深圳正在推进的就是深圳都市圈的建设,范围涉及到了深圳、东莞、惠州、河源、汕尾,整体来看,大方向是往东。

现在国家发改委把都市圈这个工作交给了广东省,广东省又交给了深圳,这个规划最后能不能得到东莞惠州这些城市的认可,共同来执行这个规划,是最关键的。

如果执行得好,将来深圳和这些城市的融合会达到一个比较好的程度,所面临的空间不足、房价太高等等一些问题是可以迎刃而解的。

所以关键点还是在于顶层设计上,政府跟政府的沟通方面要做更多的工作。

因为市场方面不用担心了,深圳人对去惠州买房已经没有障碍,在产品开发方面也已经和深圳接轨,现在主要是社保、医疗等制度和配套方面没有完全打通,所以去到东莞惠州仍会感觉是另外一个城市,还没有达到真正所谓的都市圈的高度,这方面还需要时间。

02.惠州地铁14号线、深汕高铁要黄?这更多是城市间的利益博弈问题再来说说地铁。深圳扩容梦落幕后,惠州市场并没有歇菜,因为又迎来了地铁的好消息。期待多年的深圳地铁14号线惠州段,在今年终于有了眉目,一时间深圳客又兴冲冲地奔进了临深,甚至有盘连夜涨价,让惠州又热了一把。据统计,进入11月,惠州一手住宅网签以套再次突破万套大关,算上之前的10个月一手房已经网签了13万+套,按照这个势头,今年会超过年、年。然而就在11月底,惠州官方回复到:惠州不具备地铁建设条件,近期无法动工。此言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扩容梦碎后,又要将地铁梦摔个粉碎了?看好地铁的置业者又哭了。按理说,修建地铁是件利好彼此的好事,为何惠州这时候突然提出暂时无法动工?若真如此,那么深圳地铁14号线惠州段真的无望了吗?

实际上,不管是14号线惠州段暂时无法建设,还是惠州直言不应该也无能力承担深圳高铁惠州境内的修建,更多是反应了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利益博弈。

邓志旺认为,对于惠州而言,处于相对经济、产业相对弱势的地位,所以会认为深圳应该出钱完成所有的工作。但对深圳而言,又会感觉做这些工作可能会导致一部分的产业和人口转移到惠州。

所以双方如果在这方面谈不到一起的话,不管是深汕高铁还是地铁14号线,都会遇到一些阻力,这里面更多地是需要省级政府,甚至更高的政府进行一个协调。

不管是大湾区还是都市圈,最终还是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利益博弈,如果仅仅只是产业转移到了东莞惠州,对这两个城市而言会感觉到自己并没有太大的受益。

比如GDP、税收主要归深圳,但是人口转移到了东莞惠州区域之后,东莞惠州还要解决教育、医疗、治安等等,换言之成本都转移过来了。这种情况下,这种模式的都市圈对他而言是不太能接受的。

所以还是要考虑到在人口转移的同时,把一部分产业转移到那边去,甚至将深圳的一部分公共设施,落到深圳跟这些城市周边的地方,大家共同来支撑人口的公共服务需求。

否则东莞惠州会觉得吃亏了,要负担所有的公共设施的成本,但实际上人口都是深圳的人口,人口创造的价值又都在深圳,利益上分配的不均衡,导致地方政府对都市圈的建设积极性不够。

因此高层要研究一些利益协调机制,使得每个城市在参与都市圈时都有收益,而不是只有损失。

03.深圳与周边城市之间采用通州和北三县机制可能性更大

另外在著名财经评论员刘晓博看来,年最值得期待的就是深圳都市圈的规划,给深圳、临深都会带来利好。

深圳未来的北拓、东进都会在深圳都市圈规划当中有很重要的体现,包括怎么进一步地详细规划轨道交通建设,像惠州现在提出没有能力去建一些线路,那么未来在深圳都市圈的规划下,会不会有一些新的协调机制,比如通过深圳出钱,同时适当的有一些扩权行为,那么就能实现双赢。

像现在东莞提出9个镇深度融入深圳先行示范区,到目前为止只看到了东莞的表态,没有看到深圳的回应。

深圳肯定会准备一个全面的回应,可能还会有一些机制出来,像深汕合作区就有一个机制,以及通州和北三县也有一个机制。

刘晓博

刘晓博个人判断将来深圳和周边都市圈城市之间,采用通州和北三县的机制可能性更大,也就是说深圳会主导一些片区的规划权,包括一些重大项目落地的权利等等。

当然,深汕模式是更紧密的模式,相当于汕尾基本上就是深圳第11区了,在深圳都市圈里面继续延续深汕的模式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但更容易推进的是通州和北三县模式,这种模式就会带来一些新的极点、新的机遇,可能会在明后两年成为新的投资机遇。

其实类似深圳和临深城市,“北三县”的“入京梦”,一直是一个富有想象力的话题。

所谓北三县,是河北省廊坊市下属的一块飞地,包括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以及香河县。

早在年,高层就明确北三县和北京市通州副中心统一规划,由北京和通州区来主导。

后来,进一步明确了四个统一: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管控。

最终通州和北三县机制,确定于今年的3月17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省三河、大厂、香河三县市协同发展规划”,自此北三县“半入北京”的时代到来了。所谓“半入北京”,是指北三县成为北京都市圈“最核心的外部成员”,除了行政隶属关系、户籍等不是北京,其他方面都可以视作北京的一部分,北京不仅要给北三县规划修建地铁,还要送上优质的教育、医疗等资源。因此若是今后深圳和周边城市也采用这个模式,其他城市也更能接受,相比深汕合作区模式也更容易推进。04.谁说惠州不涨?大亚湾、惠阳、博罗、仲恺涨幅超10%实际上仔细分析下来,惠州并不完全没有价值,至少从三个层面来看,惠州有独特的优势,仍然是很多置业者可以考虑的方向。

首先环整个深圳来看,东莞已经3万多4万多,南沙也是奔3万去了,中山好的位置也是3万左右。相对而言,整个环深区域惠州价格是最低的,目前是1万多。

其次深圳都市圈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往东,因此基础设施的建设还是会加速的,所以对惠州价值的提升还是有作用的。

另外惠州的整体环境不错,规划建设是成片开发的,会比较快的改变城市面貌,比较快的增加基础设施、公共配套,居住的质量会比较高。

当然,有看好的人,就会有看空的,很多人对惠州的一个看法是房子漫山遍野,房价万年不涨。

真实情况确实如此吗?以今年为例,整体看价格呈现向上走的状态,8月全市均价冲上1.2万+的高峰。不过确实是全年涨幅并不太大,按照11月惠州一手住宅成交均价元/㎡,相比1月的元/㎡,每平上涨只有元,涨幅在8.9%。不过,壹地产统计了各个区域从今年1月到11月近一年来的房价变化,发现个别区域的房价上涨还是比较明显的。例如涨幅第一梯队的大亚湾,达到了13.5%,已经站上1.6万/㎡的高位。以及惠阳、博罗、仲恺,涨幅也均超过了10%,惠阳均价目前是惠州第二高,在1.4万/㎡,博罗还未突破1万/㎡,仲恺稳定在1万/㎡出头。

大的层面看,大亚湾、惠阳、博罗、仲恺价格涨幅超过10%,是进入惠州的首选区域。

不过若要再细分下,当选个别区域的龙头物业,虽然片区涨幅可能不大,但个盘表现甚好。

例如大亚湾的龙光城,凭借着深惠交界的优越地理位置,以及万平的超大体量,二手房价持续走高,去年普遍在1.1-1.3万/㎡,今年再去看已经1.6-1.9万/㎡。

以具体的龙光城北2期为例,下面两张图可以看得很清楚,去年11月成交价在1.4-1.5万/㎡,今年11月已经达到了1.8万/㎡,甚至1.9万/㎡,一年时间上涨0元/㎡左右是有的。

惠阳惠州南站旁边的星河丹堤,也是典型,即靠近惠州南站,又有万平的体量,是惠阳最热的盘。

目前该项目的二手房价片区最高,同时也是二手房交易最活跃的小区,项目E区11月均价2.11万/㎡,相比今年4月份的1.77万/㎡上涨明显。

以及仲恺的雅居乐都汇雅郡,9月5日推套,4天售罄,均价元/㎡,10月9日套,当月卖了8成,剩余的11月清完,均价元/㎡。

背后的原因正是有轨道交通的加持,项目家门口就是莞惠轻轨惠环站,3站可达东莞,在沥林北站还能换乘深惠城际、在望洪站转乘穗莞深城际,可到达广州、深圳。

项目现场

其实通过这几个案例也告诉大家一个选筹策略,尤其首选有高铁和城际经过的区域的标杆项目,除了能保障自住的需求,还能分享城市红利。通过对各区域规划分析,以及价格涨幅、成交量的统计,壹地产认为年大亚湾、惠阳、仲恺、惠城区的惠州北站、博罗区域值得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whqunliang.com/tlyhxbxpxbl/733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