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幽门螺旋杆菌伤害了你的宝宝

怎么才能控治白癜风 https://news.39.net/bjzkhbzy/171018/5769594.html
幽门螺旋杆菌是目前人类感染最为普遍的细菌,全世界约有50%的人群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简称HP),婴幼儿则是幽门螺杆菌的易感人群。人是幽门螺旋杆菌唯一的传染源,进食不清洁的食物和接吻,都能导致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染。幽门螺旋杆菌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在于它能产生多种毒力因子,如鞭毛、黏附因子、酯多糖、尿素酶、空泡细胞毒素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尤以后两种毒力因子危害最大。许多资料表明,绝大多数幽门螺杆菌患者的第一次感染是在婴幼儿期,这些儿童经常出现腹痛、腹胀、恶心等症状,从而影响了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幽门螺旋杆菌不但是引发胃病的“罪魁祸首”,还能引起其它一些疾病。一、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常见婴幼儿疾病有哪些?1、婴幼儿胃病:小儿胃病的病因很多,但80%以上是由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据美国圣路易斯大学医学院迈马尔教授研究发现:从婴幼儿开始就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3岁儿童感染率约为28%。小儿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以后,如经常出现腹痛、腹胀、恶心等症状,给他们做胃镜检查,绝大多数患有浅表性胃炎,极少数患有萎缩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旋杆菌在胃内存在时间越长,对胃粘膜的损害越明显。从浅表性胃炎开始,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向萎缩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进展,而萎缩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可能是胃癌前病变。同时,研究表明:感染时年龄越小,以后发生胃癌的可能性越大。2、婴儿猝死综合征:婴儿猝死病因多不明确,婴儿在安静的状态下突然死亡,这种现象多发生在午夜至清晨。由于多胎、母亲吸烟、酗酒,以及父母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经消化道传播给婴儿,可使婴儿体质虚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产生的某些炎症物质,引起发热,同时产生大量尿素酶,在胃内吸收到达肺部。尿素酶与肺泡上的毛细血管中的尿素起反应,产生大量氨气,引起氨中毒,导致婴儿睡眠加深,呼吸抑制而猝死。3、婴幼儿慢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是常见的小儿皮肤病之一。发病原因与饮食、药物、虫咬或寄生虫病、细菌感染等有关。据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皮肤病专家马汉克博士研究发现:慢性荨麻疹患儿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可达65%以上,慢性荨麻疹病人幽门螺杆菌检出率比正常人高出10倍以上,HP可能是慢性荨麻的特异性病原菌。慢性荨麻疹病理病程可长达数月,甚至数年。患儿常表现躯干上部和上肢的风团,周围可有红晕,剧痒,除皮肤有风团外,多数病儿同时出现胃粘膜风团,伴有胃肠道症状,这可能是幽门螺旋杆菌产生的炎性物质使血小板聚集,致微血管渗透性改变引起。4、婴幼儿过敏性紫癜: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主要累及毛细血管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其特点除皮肤紫癜外,常有过敏性皮疹、关节肿痛、腹痛,甚者伴便血和血尿。相关因素有感染、药物、食物等。波士顿哈佛公共卫生研究所的曼诺尔·加格教授研究表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能是过敏性紫癜的病因之一,其机制是持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胃炎,产生大量炎性物质,血小板聚集,导致微血管渗透性改变所致。有血液病专家临床研究证实,紫癜病人服用阿莫西林等抗生素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后,血小板会上升,原来久治不得改善的出血现象也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也得到缓解,甚至消失。5、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白俄罗斯医学家依·阿林钦博士报道严重缺铁性贫血的儿童,尽管补充铁剂治疗,但效果欠佳,贫血无改善。经用胃镜检查,发现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关,然后采用药物根除幽门螺旋杆菌,4周后,儿童的血红蛋白均有不同的回升,缺铁性贫血得到明显明显改善。由此可见,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缺铁性贫血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6、婴幼儿生长发育迟缓:英国儿科专家报道,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儿童和同龄未感染的儿童相比发育程度明显迟缓,因此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经过4年的观察,研究者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使儿童身高平均减少1.1厘米,对女孩的影响更加明显。土耳其儿科医生认为,幽门螺杆菌可造成儿童营养不良,干扰他们的免疫功能,导致他们出现生长及青春期延缓。其原因可能是幽门螺旋杆菌持续感染使中性粒细胞和某种炎性物质增多,使胃粘膜水肿、溃疡,导致吸收不良、慢性失血最终使儿童生长发育迟缓;另外,幽门螺旋杆菌产生细胞因子,如白介素,可使睾丸、卵巢等性腺功能紊乱,影响生长激素和性腺激素的分泌合成,也是导致生长发育迟缓的原因之一。此外,国内外医学专家研究发现:幼年时一旦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带菌将持续数年到几十年,其自然根除率极低。幽门螺旋杆菌的危害也将从婴幼儿延续到成年,一些权威的心血管病专家发现,幽门螺杆菌与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肌梗死有某种联系,甚至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发现有这种细菌的“尸体”。肝硬化患者发生肝性脑病(肝昏迷)常与血氨升高有关,幽门螺杆菌可能是产氨的“元凶”之一。实践证明,根除幽门螺杆菌后可提高肝性脑病的疗效,有利于脑病的恢复。还有专家发现,肝癌组织中有一种与幽门螺杆菌极为相似的细菌。此外,有关研究还显示,口腔扁平苔藓的病原可能也是幽门螺杆菌。喉癌、硬化性胆管炎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二、幽门螺杆菌是通过何种途径传播的呢?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患者的口腔、唾液、牙斑中存有活性的幽门螺杆菌,从而提出口-口传播的可能性。还有人认为母亲喂小孩,帮助其咀嚼食物,或吃饭时共享一个菜碗,可能是发展中国家幽门螺杆菌传播较广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从粪便中也可培养出幽门螺杆菌,故认为粪-口传播也是幽门螺杆菌传播的另一途径。三、若确诊孩子胃中存有幽门螺杆菌,要不要及时治疗呢?专家认为,不需对每一个幽门螺杆菌携带者都进行根除治疗,一般应遵循以下治疗原则:无症状、无危险因素的孩子不需作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对出现腹痛、上腹部不适、呕吐等症状的孩子,则必须给予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目前防治幽门螺旋杆菌仍采用治疗各种胃病的三联疗法或四联疗法。三联疗法是首选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方案,根除率约为95%。⑴含铋剂三联;胶体次橼酸铋、甲硝唑、阿莫西林;⑵质子泵抑制剂与两种抗生素组合,即奥美拉唑加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中任意两种。以上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决定用药方案及剂量。四联疗法是质子泵抑制剂加含铋的三联疗法,根除率在95%以上,对耐药的幽门螺旋杆菌和其它疗法失败者同样有很高的疗效,可作为二线用药,此方案亦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四、如何预防幽门螺旋杆菌?预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首先应从婴幼儿开始:⑴父母亲若有幽门螺旋杆菌,应注意饮食卫生,进餐时提倡家庭分餐制,不要用口嚼食物喂孩子,不要吸吮婴儿的奶嘴,吸吮奶嘴需经常消毒。⑵不要直接亲吻婴幼儿的嘴巴。⑶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未洗净的瓜果和蔬菜,多吃豆类食物。,少吃辛辣食物,有助于减少幽门螺杆菌感染。⑷加强幼儿、学校的集体伙食管理,防止幽门螺旋杆菌的集体感染。⑸一旦发现孩子出现胃部不适、腹痛、呕吐等症状,医院进行检查,尽早明确诊断并及时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whqunliang.com/tlyhxbxpxbl/10131.html


当前时间: